为什么“钙片”尽量不要吃?或许你还不明白,与这4点有关系 很多人把钙片当保健品,天天吃。可你知道吗?瞎吃钙片不仅不补钙,还可能招来肾结石,连铁、锌都吸收不了。不是钙片没用,是你没避开这4个坑,看完你就懂了! 先说说最常见的误区,就是觉得钙补得越多越好。中国成年人每日钙推荐量是800到1000毫克,50岁以上才要1000到1200毫克。可不少人一次就吃500毫克,一天吃两次,早就超量了。 过量补钙的风险很明确。《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研究显示,每天补钙超1000毫克,肾结石风险会增加30%。80%的肾结石都是含钙结石,多余的钙会在肾脏形成结晶,慢慢变成结石。 除了肾结石,过量钙还会影响其他矿物质吸收。铁、锌、镁这些营养素和钙会抢吸收通道,钙多了,其他的就进不去了。长期下来,可能会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第二点更关键,很多人补了钙却没补维生素D,等于白补。钙要靠维生素D帮忙才能被肠道吸收,没有它,吃进去的钙大部分都会随粪便排出。2023年《营养学前沿》研究证实,缺维D时钙吸收效率极低。 维D不是靠吃钙片能补的。午后1到3点晒太阳20分钟,皮肤合成维D3的效率最高,比早晨高1.4倍。要是不爱晒太阳,吃点加了维D3的植物奶、连骨吃的沙丁鱼,也能帮着补。 第三点容易被忽视,就是钙片和很多药物会“打架”。吃四环素类抗生素时吃钙片,两者会形成不吸收的化合物,药效全没了。和噻嗪类利尿剂同用,还会导致高钙血症,伤肾脏。 还有些常用药也得注意。洋地黄类强心药和钙片同服,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含铝的抗酸药和钙片一起吃,会让铝吸收增多,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吃药期间要补钙,最少间隔两小时。 第四点最该警惕,没搞清楚缺钙原因就乱补。有些人缺钙不是吃太少,是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肠道吸收障碍等疾病导致的。这时候光吃钙片,不仅没用还会掩盖病情,耽误治疗。 想知道自己缺不缺钙,别瞎猜。去医院查骨密度和血钙,这是最准确的方法。要是饮食均衡,每天能喝300毫升牛奶,吃点老豆腐、羽衣甘蓝,基本不用额外补。 真要吃钙片也有讲究。随餐吃或餐后立即吃,能减少胃肠道不适,还能让钙和食物中的草酸结合,降低结石风险。分次小剂量补比一次大剂量好,吸收效率更高。 说到底,钙片是补充剂不是零食。盲目吃不仅浪费钱,还可能伤肾、影响药效。先算好饮食中的钙含量,缺了再补,补之前最好问问医生。科学补钙才有效,你说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