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俄罗斯总理正式宣布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

柳淮蕊 2025-11-06 17:30:33

最新消息 俄罗斯总理正式宣布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11月1日签下的那道命令,算是把俄芬之间半世纪的能源情分,彻底摆到了台面上——终止武奥克萨河水电站协议第三和第四条,理由是芬兰自 2022 年 4 月起就单方面拒购俄电,俄方自然不再承担补偿性能源供应义务。 这事往浅了说是能源合作断了,往深了挖,就是政治站队压倒经济理性的典型,芬兰当初赌的“安全牌”,现在正让本国百姓和企业买单。 两国1972年签的《武奥克萨河能源协议》,那可是冷战时期苏芬两国的“破冰之作”。 协议允许芬兰利用跨境的武奥克萨河水资源开发水电,位于芬兰境内的伊马特拉水电站就是核心枢纽,这电站一度占了芬兰全国电力总量的10%,说是芬兰的“能源命根子”都不为过。 作为交换,协议第三和第四条明确俄方要提供补偿性能源,平衡水资源利用带来的利益差,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一续就是52年。 累计输电量几千亿千瓦时,不光有电费收益,还牵着工程技术交流、外交默契这些看不见的纽带,也曾经是邻国合作的“教科书案例”。 可再好的合作,也经不住单方面撕毁约定。 转折点出在2022年4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芬兰跟着欧盟站队,直接宣布停止采购俄罗斯电力,等于亲手掐断了这条维系半个世纪的能源线。 当时俄方只是暂停供电,没立刻撕协议,说白了是留了余地,想着或许还有周旋的可能。 可芬兰没回头,反而一路跑到北约阵营,把地缘政治的砝码看得比民生经济重多了。 这三年里,俄方看着芬兰一边拒购俄电,一边还想让协议里的补偿条款继续生效,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米舒斯京的命令里说得很清楚,“芬兰单方面拒绝采购俄电力,俄方自然不再承担义务”,这话逻辑硬得没毛病,你都不买我的电了,我凭什么还给你补偿能源? 这要是放在西方鼓吹的“契约精神”里,芬兰早就是违约方了,可轮到自己头上,倒成了“政治正确”的选择。 芬兰以为断了俄电就能高枕无忧,可现实给了狠狠一巴掌,这代价全摊在了普通人和企业身上。 2022年拒购俄电后,芬兰电价直接疯涨463%,即便后来找了替代方案,2024年的电价还比危机前高40%。 赫尔辛基有个退休教师卡里娜大妈说得实在,以前每月电费50欧元,现在直奔200欧,退休金大半都给了电网公司。 这不光是民生受影响,经济根基都晃了。 2023年芬俄双边贸易额骤降82.96%,能源进口断崖式下跌,让芬兰经济增速只剩0.1%,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预计2025年要升到79.1%。 为了摆脱对俄依赖,芬兰砸45亿欧元建核反应堆,再投5.2亿欧元搞智能电网,可这些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最后还得靠加税、涨费转嫁到百姓和企业头上。 不少中小企业抱怨“电费涨得比利润快”,制造业外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哪是“追求安全”,分明是拆自家的经济墙角,为了站队把民生成本抬到了天上去。 更讽刺的是,这场博弈里最亏的是俄芬两国,最赚的是第三方。 以前俄芬能源合作,俄罗斯能稳拿欧洲市场的便利通道,芬兰能得廉价稳定的电力,现在倒好,挪威趁机填补空缺,一下拿下欧洲30%的天然气市场份额,坐收渔翁之利。 要知道,武奥克萨河的水电合作不是普通生意,1972年签署协议时,正是冷战最紧张的时候,两国能抛开阵营分歧搞合作,靠的是“互利共赢”的基本盘。 可现在芬兰把这基本盘丢了,换成了“政治优先”的空头支票,最后落得个能源成本飙升、经济增速停滞的下场,这笔账怎么算都亏透了。 俄罗斯这步棋,看似是“断供反击”,实则是被逼到份上的自保。 米舒斯京的命令没提半句额外要求,只拿“芬兰违约”说事,这就是占住了理。 毕竟从2022年5月俄方暂停供电,到2025年11月正式终止条款,中间隔了三年多,足够给芬兰缓冲和回头的机会,可芬兰一门心思扎进政治站队里,压根没想着修复合作。 俄方现在终止协议条款,既是对违约行为的回应,也是给其他欧洲国家提个醒:能源合作不是儿戏,想拿“制裁”当武器,就得有承担后果的准备。 俄罗斯能源部早就说过,欧洲的能源缺口总有地方补,但违约的代价必须自己扛。 所以俄芬能源协议的破裂,根本不是“俄罗斯威胁论”里的剧情,而是芬兰自己选的路。 52年的合作基础说丢就丢;10%的电力命脉,说断就断;百姓的生活成本,说涨就涨,这背后全是政治凌驾于经济、立场取代了理性的短视。 那些喊着“安全第一”的政客或许不用交电费,但赫尔辛基的老百姓、倒闭的中小企业,都在替他们的选择买单。 这事也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地缘博弈再热闹,终究得落地到民生账本上,光讲立场不讲利益,最后亏的还是自己人。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俄罗斯总理签署命令 终止与芬兰能源协议部分条款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