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搞人工智能,听起来牛气冲天,可实际上两条命根子全捏在别人手里,一条是“电”,一条是“芯”,而这两样,恰恰都攥在中俄手里。 你可能不信,像微软、OpenAI这些顶级科技公司,手握一堆顶级GPU芯片,结果却用不了——不是不会用,是没电用!训练一个AI模型,耗电量堪比一个小城市。美国那套老掉牙的电网,根本扛不住这种爆发式用电需求。新建电站?慢得很。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小型核电站上,想靠核能给AI“充电”。 可问题又来了:核电站是建起来了,谁给它“加油”?核电用的高纯度核燃料,美国自己搞不了多少,近一半都得从俄罗斯进口。俄罗斯手里握着全球快一半的核燃料加工能力,说白了,就像拿着美国AI的“充电宝插头”。你今天制裁我,明天我反手一拔插头,你那堆昂贵的核电站,立马变废铁。 更尴尬的是,就算核电厂发出了电,也送不到地方。美国东海岸、西海岸的数据中心嗷嗷待电,可发电的地方大多在偏远地带。要把电高效、远距离送过去,得靠特高压输电技术。这技术谁最强?中国。美国不但没这个技术,连设备、人才、施工经验都缺,电网改造拖拖拉拉,根本跟不上AI发展的节奏。 这还没完,AI的硬件基础——GPU芯片,也离不开一种“高科技维生素”:稀土。芯片、硬盘、电源里的永磁体,全靠它。而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加工,都在中国手里。中国说不卖,或者涨价,美国造GPU的成本立马翻倍,数据中心建不起来,AI发展直接踩刹车。 美国一边拉着盟友围堵中国、打压俄罗斯,一边自己却在能源、电力、材料上被中俄“卡脖子”,这不就是典型的“自己挖坑自己跳”? 其实,中俄早就不是单打独斗了。中俄能源合作越来越紧,俄罗斯的天然气、原油大量输往中国;金融上,人民币在俄罗斯交易市场占比超四成,数字人民币都开始结算矿产了;科技上,双方签了合作协议,要一起搞5G、量子、区块链;产业上,中国车企、机械填补了西方撤出后的空白,形成互补。 所以,如果中俄真在关键时刻联手——比如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俄罗斯断供核燃料,再加上不提供特高压技术支持——美国那看似强大的AI帝国,可能一夜之间就“断电停机”。 这局棋,表面是美国在围堵别人,实际上,它的命门早就暴露在外。真要动起手来,谁先窒息,还真不好说。
美国AI的命门:电靠俄罗斯,芯靠中国,中俄一联手就断电?
潘达林
2025-11-04 11:55: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