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钱大钧黑着脸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特务的面,打死了副站长杨若琛,说

混沌于浮云 2025-11-02 21:01:25

1938年,钱大钧黑着脸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特务的面,打死了副站长杨若琛,说:“谁再敢告黑状,这就是他的下场!” 钱大钧生于1893年江苏吴县,早年家境普通,父亲早逝后他一度辍学帮衬家计。1909年考入江苏陆军小学堂,次年转入南京临时陆军中学堂,1913年二次革命时投身敢死队,事败后回乡避风。1914年赴日求学,先入振武学校,后加入中华革命党,并在东京拜见孙中山。回国后进保定军官学校炮兵科,1918年再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9年毕业分配到广东粤军。 1921年起他参与护法运动,任粤军教导团教练官。黄埔军校创办时,他担任战术教官,后升党军教导团团长。东征中指挥作战获功,北伐时期升第20师师长,还兼广州警备司令和公安局局长。1927年清党行动中负责广东事务,显示出执行力。1930年中原则战率部出征,后任武汉要塞司令、第89师师长、第13军军长。这些职位让他积累军功,也暴露在派系斗争中。 1933年后钱大钧渐离前线,转任保定行营主任、北平分会委员。1935年升中将,任侍从室主任。1936年处理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受枪伤获勋章。这些经历巩固了他与蒋介石的亲近关系,使其跻身国民党核心圈子。1938年初调航空委员会主任,正值武汉会战空域胶着,他需应对日军空中优势下的资源短缺。 武汉作为临时陪都,日军飞机反复空袭,国民党空军装备落后,燃料零件供应紧张。钱大钧上任后推行战机出击前在市区低飞展示的做法,旨在稳固军心民气。这种战术虽短暂占用时间,却在连续失利中起到提振作用。军统湖北站情报人员观察到此举,将其定性为延误战机,迅速上报副站长杨若琛。杨若琛时年四十余,戴笠亲信,主管情报处,习惯于搜集军政要员把柄。 杨若琛未经查证即编报告,指责钱大钧贻误军机,甚至涉及私扣物资。报告直送戴笠,戴笠批示后转蒋介石。蒋介石召钱大钧对质,钱大钧逐条解释战术必要性,并举空军战果佐证。蒋介石认可后搁置此事。钱大钧暗中查访,确认源头为湖北站杨若琛主导。他避开戴笠,选择直接针对杨若琛,以示震慑。 六月某日钱大钧带卫士前往军统湖北站。站内特务无人阻拦,杨若琛见状试图辩解。钱大钧拔枪射击,杨若琛当场身亡。枪声后钱大钧对在场人员发出警告,现场陷入混乱。军统虽横行一时,但面对钱大钧级别,无人敢当场反击。这起事件暴露情报系统对空军事务的过度干预,也反映国民党内部监察机制的失控。 戴笠获讯后上报蒋介石,要求严惩。蒋介石仅口头批评钱大钧冲动,未予追责。空军继续执行盘旋战术,直至武汉失守前累计击落多架敌机。钱大钧此举虽违法,却在短期内压制了军统对空军的干扰,维持了战时指挥链条的稳定。 戴笠虽怒火中烧,但蒋介石态度明确,杨若琛之死成不了气候。他调整湖北站人事,加强外围监视,却未公开报复。1944年底钱大钧回侍从室,任一室主任兼军统局局长,直接管辖戴笠事务。蒋介石那时对军统扩张生疑,钱大钧借机整顿,裁撤冗员,插手内部运作,让戴笠被动应对。 抗战胜利后钱大钧调上海,任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脱离军统纠葛。戴笠飞机失事前,两人关系表面缓和。1949年国民党退台,钱大钧随行,继续军政任职,包括处理孙立人案。晚年任中华航空公司董事长,主管航空事务,与早年空军经历呼应。1982年7月21日钱大钧因肝癌在台北逝世,终年89岁。

0 阅读:3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