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化,股权大时代启航一场豪赌最近,有一件事,特别火。就是湖北之后,安徽省推进国

庚黑星君 2025-10-31 06:06:39

三资化,股权大时代启航

一场豪赌

最近,有一件事,特别火。

就是湖北之后,安徽省推进国有“三资”改革方案。

那么,何为“三资”管理?

简单说,如下:

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

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

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

很明显,这就是允许地方财爸,变相加杠杆了。

对于土地财政收入连续多年锐减的地方财爸,近乎是久旱逢甘露。

而且,这也等于倒逼地方财爸,甭管本地经济如何,都要努力打造一批牛逼点的国企,这样,后面要玩“三资”,才更加好办事。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地方财爸维度的降杠杆、稳杠杆,是多么的不容易。

细品~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相当于,确认中国经济继续按照“中观驱动”模式走下去,即,由地方财爸驱动为主完成执行。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确认,超级刺激、超级大A行情,都要来了?

这是目前很多财经声音的观点,那个激动啊,溢于言表。

请大家不要忘记,本次十五五规划中,有关“安全”提及的频次,近乎跟提及“科技”的频次是一模一样的。

这也意味着,金融系统防风险不可能就弃之不顾了!

于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浮出水面:

此时提出这个策略,有形之手,到底在图什么?

————————

请大家注意,这次参与的省份,都不是沿海经济大省。

也就是说,没有选择在经济最繁荣的地区直接玩。

这是有意为之的!

我们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性的制度安排,也是其它国家很少有的,就是:

边际改革,事后追认。

就像当初小岗村的做法,都是本地出现了不小的压力,不得不做边际突破的改革尝试。

然而,突然发现,这条路活了,总结了大量经验,在全国推广后,好像是可以走得通的。

此时,再由有形之手出面,做“事后追认”。

也就是说,当有形之手面临关键性挑战的时候,存心放任地方搞边际改革,尤其是不影响全局性的经济弱势地区去这么干,就是我们的重要经济制度优势和安排。

所谓的改革开放,除了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就是这么个办法去玩的。

选择经济偏弱势的地方,有一个好处。

万一改革不算很成功,甚至不能全国化推广,那么,对于全国的影响是很有限的。

理解了这套逻辑,我们就明白,这次是试错,而不是马上就要全面大规模的推进。

只有京沪两地参与的地方重大改革,才算是真正的由有形之手确认下来的新的全国性变革。

当然,我们从这次两省的破冰,至少看到了新的思路。

尤其是,有形之手愿意让部分地区加杠杆,这是2018年以来,最大的亮点,标志着全面降杠杆或许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

不过,我们也要明白,如果现在放任更多省份参与试点,也会有不小的冲击力。

本质上,“三资”改革,需要货币当局全面放水配合,毕竟,你这是加杠杆啊。

如果没有央妈全面下场支持,那就是存量流动性在不同省份之间的争夺。

试想,经济偏弱势的地区,如何抢得过偏强势的地区?

更何况,水分不足,会引发不少地方财爸“内卷”,甚至,廉价出让股权等很多关键性的东西。

这是有形之手完全不可能接受的!

况且,两个省份提出了“三资”改革,马上就有不少权威声音表达了“担心”。

会不会导致资产流失?会不会导致控制权流失?

类似种种的核心问题,其实并没有系统性的解决。

这有点像当初发展互联网、电动车一般,通过定向松绑监管,来谋求所谓的突破。但是,这毕竟只能是一个阶段的,不可能长期维持这样的定向扶持。

基于此,如果未来要全国推广,我们看一个信号即可:

央妈下场了吗?!

只有妈妈的爱,才能温暖所有这些缺钱的地方财爸,否则,走不远,缺流动性才是关键。

—————————

从本次策略提出来看,有形之手的用意,远不止于此。

首先,为未来人民币体系跟美元体系渐进式脱钩,布局。

既然这是确定的大方向,那么,你里面的资产体系要丰富,资产的融通和流动性能力要强,资产的价格要硬核。

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导致大量资金外逃,反而还能虹吸海量资金。

其次,如果土地财政收入短期起不起来,房产税推广仍需时日,又不想增加隐性债务,最好的办法,就是金融化方式提高地方财爸账面的流动性。

因此,如果这个举措是全国推广,未来确实是有利于改善地方财爸的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

此外,也是加速“土地财政单一体系”逐步走向“土地财政+股权财政”双轨制并举的新时代。

这个,其实跟我们过去几年的观点,是高度吻合的。

只不过,我们还是要感叹一句,由于金融战的冲击,使得该项政策来的时间节点略晚,其实,本应该3年前就执行。

再次,地方财爸将是十五五规划全面完成的关键扛把子,可是,地方财爸缺银子!

我们看到,十五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所以,解决地方财爸没有足够资金去支持这些涉及国运的重大项目和产业,已经是关键堵点,必须破除。

其实,从2020年以来,地方财爸最大的困扰是,自身的造血功能被严重破坏。

在全球创新周期的尾部,要单纯像过去那样依赖实体经济去改善自己的财税处境,明显是不可能的。

而过去几年,单纯靠地方债和城投债支持,后遗症也很严重,且短线阶段性的加杠杆空间也有限。

怎么办?不吃饭了?不做人了?

所以,我们实际看到的是:

有形之手不断尝试找到一套机制,让地方财爸可以阶段性找到新的造血功能,这样才能完成所有重大任务和基础社会保障体系的构筑、维护、改良。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

这也是对地方财爸的一种激励。

你能够利用“三资”改革产生的红利,推进本地经济和产业的迭代升级,进而这些迭代升级又反哺给地方财政新的改革红利,那就是良性循环了。

因此,现在还不是下断论的时候,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信号!

中国确实到了要大规模加杠杆的时候了~

0 阅读:60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