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字都不认,没上过大学的农民,竟然攻克了难道美国、日本众多专家研究十几年都没

史鉴奇谈 2025-10-30 11:06:58

一个连字都不认,没上过大学的农民,竟然攻克了难道美国、日本众多专家研究十几年都没解决的难题,美国得知,出300万美元想买断技术,他却转身免费献给国家! 在黑龙江林甸县,有位叫姜向涛的普通农民,做了一件让世界农业界都震惊的大事。他没上过大学,连字都认不全,却偏偏攻克了美国和日本专家搞了十几年都没成功的世界级难题——培育出了全雌西瓜。   这事儿得从1998年说起。那天,他几岁的小儿子在自家制种地里玩耍,突然嚷嚷着发现了一棵“怪西瓜”。姜向涛凑过去一看,这株瓜苗确实不一般,节节都挂着的小瓜。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东西不简单,决定要自己留种研究。   后来他查了些资料,才知道自己碰上的就是国际上早有传闻但极难培育的“全雌瓜”。当时国际上只有南瓜和黄瓜成功培育出全雌品种,西瓜领域还是个空白,美国和日本都投入多年精力却一直没能突破。   姜向涛这个农民就凭着股韧劲,按照书上有限的方法一遍遍试验,终于在开始研究的第五个年头,成功捣鼓出了全雌西瓜。他还巧妙地用腌咸菜、酒渍的土法子,把最初的全雌西瓜标本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2005年,姜向涛选育出了名为“向富4号”的全雌西瓜母本。他知道这成果的重要性,就带着标本去找郑州果树所的谭素英专家请教。   谭老师一看就非常吃惊,确认这是世界上尚未成功培育的全雌西瓜,叮嘱他一定要保护好种质资源,并把他推荐给了著名的瓜类育种专家吴明珠院士。   姜向涛立刻坐火车赶往海南,找到了正在那里进行南繁育种的吴明珠院士。当时已经73岁的吴院士看到他的成果后,激动地问他是怎么搞出来的,连说日本专家搞了十几年都没成功。   她语重心长地叮嘱姜向涛,一定要保护好这项属于中国的技术,继续深入研究。得知姜向涛也想利用海南的气候加快育种速度,吴院士马上帮忙找地,为他开启了连续18年在海南进行南繁育种的生涯。   在海南的第一年,姜向涛就遇到了台风。令人感动的是,吴明珠院士当时自己有16个无比珍贵的瓜棚,却顾不上抢救,反而拿着防风材料先跑去帮姜向涛保护那2个进行全雌西瓜试验的瓜棚。   台风过后,吴院士自己的瓜棚全毁了,育种材料损失惨重,但看到姜向涛的瓜苗基本完好,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份无私的支持深深感动了姜向涛,也坚定了他为国家搞好科研的决心。   2006年,世界著名瓜类专家、美国人杰克来到海南考察。吴明珠院士特意带着他参观了姜向涛选育的全雌西瓜,杰克看完后竖起大拇指连说“中国了不起,中国的农民了不起!” 2007年,姜向涛关于全雌西瓜基因gy的发现的论文在国家一级学报《园艺学报》上发表,进一步在学术界确立了这一成果的地位。   全雌西瓜的好处特别实在。它抗病性更好,产量更高,品质也更优。最关键的是,它彻底简化了西瓜杂交制种的工序。   普通的杂交制种过程复杂,费时费力,纯度还难保证。用了全雌西瓜做母本进行杂交制种,甚至可以省去人工授粉的麻烦步骤,直接就能获得纯度很高的杂交种子。   有人评价,这技术可以说是继袁隆平的水稻杂交制种之后,中国又一项目世界领先的农业科技成果,它改变了西瓜种子生产的历史。   这项技术的价值很快被国际盯上。2007年和2012年,美国和英国的种业公司先后找上门,开出高达300万美元的价格,想要买断他的杂交全雌西瓜技术。   对于当时生活并不富裕的姜向涛来说,这笔钱简直是天文数字。但他想都没想就毅然拒绝了。他事后说,这技术是属于中国的,他绝不能卖。   还有不少人动过歪心思,有人曾暗中蹲守一个月想窃取材料,甚至有人把瓜子含在嘴里企图带出去,都被姜向涛识破和拒绝了。也曾有国内公司许诺在北京给他配车配房,同样被他回绝,他一心只想继续做研发。   二十五年如一日,姜向涛每年奔波于黑龙江林甸和海南之间,利用两地的实验田收取数据,加速育种进程。他说搞农作物研究最怕误了农时,一年当两年用是常事。   他十八个春节没回家过年,因为春节前后正是西瓜授粉的关键时期,错过就白忙活了。尽管如今已年过七旬,他仍每天早早钻进棚室,看长势、记数据、测甜度、收种子,他那7个棚室里种着300多个品种。   他的坚持结出了硕果。截至2024年,他已培育出42个瓜类专利品种,并将23个全雌瓜品种的种子无偿捐献给了国家种子基因库。   他还成功选育出包括全雌哈密瓜、全雌薄皮瓜在内的多个优质品种,这些品种在口感和种植便利性上都有很大改进。每年都有新品种在他手中诞生,2024年他又成功培育出4个甜度更高的哈密瓜新品种,并计划继续捐给国家。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8

用户10xxx88

2025-10-30 18:03

朴实善良勤劳爱国的中国人!这才应该是我们心中永恒明亮的星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