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中国可真要杀鸡给猴看了。中国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要杀鸡给猴看了,谁是这只鸡?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而是荷兰。 这事儿得从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说起,这家企业现在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子公司,当年可是闻泰花了几百亿真金白银从倒闭边缘救回来的,如今在全球车规级芯片领域站稳了脚跟,小信号二极管出货量全球第一,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的生产线都离不了它的货。 可荷兰政府偏偏在2025年9月底搞了出“明抢”的戏码。他们拿冷战时期的老法条当借口,以所谓“国家安全风险”为由,一纸部长令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还逼着法院罢免了中方的管理团队,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实质上夺走了企业的控制权。 更可笑的是,他们嘴上说“没受美国影响”,法院文件却明明白白写着,美国早在六月就施压要求换掉中国CEO,刚出台“穿透规则”把管制范围扩到子公司,荷兰就立刻跟上动手,这配合简直默契得过分。 荷兰敢这么干,一是想讨好美国当科技遏华的马前卒,二是眼红车规芯片这块肥肉,想卡住电动车时代的核心命脉。毕竟现在汽车芯片就像汽车的“神经”,掌握了供应就等于捏住了车企的脖子。 可他们算漏了最关键的一点:安世半导体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全球供应链早就和中国生产基地深度绑定了。你抢了股权又怎样?核心的制造能力还在咱们手里。 中国这回的回应那叫一个精准狠辣,根本不拖泥带水。10月4日商务部直接宣布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从中国出口车规功率半导体和工业级MOSFET芯片。 这一下直接戳中了要害,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当天就发警告,说要是芯片断供超过一个月,欧洲车企生产线就得全面停摆。 德国大众、宝马再着急也没用,新供应商认证得花好几个月,库存撑死也就维持几周,真等停摆了损失可不是小数目。连美国汽车创新联盟都坐不住了,怕这波断供波及全球生产。 不光卡芯片,中国还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把部分稀土材料和相关设备、技术都纳入管控。别小看稀土,ASML造光刻机离不了它,半导体制造全链条都得靠这种关键材料撑着。 荷兰经济这下算是被架在了火上烤,ASML之前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几乎占了总营收的一半,现在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受限,企业财报直接承压。更别说荷兰的花卉、化工品本来就靠中国市场消化,真要硬碰硬,他们根本输不起。 荷兰政府这才慌了神,之前的嚣张劲儿全没了。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没过几天就公开说要启动高层斡旋,计划亲自找中方官员会晤,还承认事件“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讨论”。 这态度转变得比翻书还快,可早干嘛去了?抢了别人的企业,连句道歉都没有,就想靠谈一谈恢复供应,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其实这不是荷兰第一次在半导体领域针对中国了。之前就迫于美国压力,接连收紧光刻机出口限制,把能造先进制程芯片的EUV光刻机卡得死死的。 可光刻机那事儿多少还披着“技术安全”的外衣,这次直接动用行政力量强抢中资企业资产,纯属突破底线的强盗行为。中国选它当这只“鸡”,就是因为它既跟着美国的节奏跳得欢,又是关键产业链上的一环,反制起来能立刻见效,还能给其他观望的国家提个醒。 要知道美国身后跟着不少想搞“脱钩断链”的国家,日本、澳大利亚这些个个都盯着呢。但直接对美国出手动静太大,反而容易让他们抱团。 荷兰不一样,它是美国遏华阵营里的“先锋”,又是欧洲的重要经济体,收拾它既能敲山震虎,又能让其他国家看清跟着美国混的代价——你敢动中国企业的奶酪,中国就敢端掉你的产业链饭碗。挪威、立陶宛之前都吃过类似的亏,现在荷兰又撞上来,正好成了立规矩的典型。 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荷兰强行接管安世的举动,不光得罪了中国,还让全球企业都看清了荷兰营商环境的风险。哪家外资企业还敢放心在一个动辄用行政手段抢资产的国家投资?这波操作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这记反制既维护了企业权益,又给那些想当马前卒的国家上了生动一课:别以为有美国撑腰就能为所欲为,破坏规则的代价,迟早得自己买单。这只“鸡”选得准,打得也狠,后面的“猴子”们怕是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