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10月27日突然翻脸,对中国卡车车身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次调查由摩根

岩哥讲故事 2025-10-28 19:42:21

加拿大10月27日突然翻脸,对中国卡车车身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次调查由摩根加拿大和摩根运输公司牵头,理由是“中国产品售价过低,涉嫌接受补贴”。按老规矩,要是调查坐实,进口商得掏高额关税才能进货——这摆明了是要给中国卡车车身进入加拿大市场设卡。 我去年在深圳宝安区的卡车零部件产业园待过三个月,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生产线24小时转,冲压、焊接、喷涂各环节卡得严丝合缝,一辆卡车车身从钢板到成型,最快12小时就能下线。当地老板跟我拍大腿:“不是我们刻意压价,是上下游企业离得近,省了物流费;工人干十年了,废品率不到1%;模具通用,摊薄了研发成本。”这就是产业链协同(指不同环节企业高效协作降低成本)的优势,跟啥补贴根本不沾边。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加拿大本土咋就不自己造?我查过行业报告,2023年加拿大卡车车身产能利用率才58%,三家主要生产商去年还裁了200多人。说白了,人家自己造成本高、效率低,又舍不得这块市场,这才搬出“双反”当挡箭牌。您说这跟小孩抢玩具摔了跤,赖邻居小孩跑太快有啥区别? 2022年澳大利亚也对中国卡车部件搞过类似调查,结果呢?本土企业趁机涨价30%,最后运费涨了、货主哭了,就那几家起诉的企业赚了点补贴。加拿大这次大概率也是这套路——表面保产业,实际肥了少数人,苦的是终端用户。 老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加拿大这波操作,本质是把自家产业升级慢、竞争力弱的问题,甩锅给中国产品的“低价”。可低价从来不是原罪,是人家自己跟不上趟。就像咱小区门口的面馆,抱怨隔壁连锁店面条卖得便宜,却不看看人家的中央厨房省了多少人工——光耍嘴皮子有用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6
岩哥讲故事

岩哥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