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中国稀土供应:美日首脑10月28日会谈些啥? 日媒10月27日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2025-10-27 22:15:58

解构中国稀土供应:美日首脑10月28日会谈些啥? 日媒10月27日报道,为迎接28日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两国政府正推进签署关于电动汽车必备稀土等"关键矿产"保障及造船领域合作的备忘录。基于日美协议的80万亿日元规模对美投资能否取得进展将成为会谈焦点。 据相关人士透露,日美两国政府正就签署深化"关键矿产"保障合作的备忘录进行最终协调。关键矿产除EV必需的稀土外,还包括因数据中心扩张需求激增的"铜"。由于中国出口管制导致日企采购困难,此举旨在深化与美国合作强化供应链。 双方还将签署造船领域备忘录,拟设立"造船工作组"推动产业振兴合作,共同投资船厂建设与升级。 此外特朗普访日期间,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拟向美方通报"反向进口"计划——将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返销日本,此举被视为削减美国贸易逆差的举措。 而此前日美协议中5500亿美元(约80万亿日元)规模对美投资的具体推进程度,将成为本次首脑会谈的关注焦点。 美日两国计划签署备忘录,直接涉华的有稀土,间接涉华的有造船的合作,这里主要谈谈直接涉华的稀土问题。 美日在稀土问题上的合作,主要是为了建立“不依赖”于中国的“多元化“、“有韧性“的稀土等重要矿产供应链。 美日两国正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构建一个超越传统供应链的合作网络,其核心是强化双边技术同盟 。日本向美国企业提供稀土精炼、回收和用量削减技术。美国稀土公司REAlloys与日本政府机构JOGMEC合作,旨在快速扩大高性能磁铁的生产。构建"三角供应链" 推动"资源在美、加工在亚、技术在日本"的模式,例如在东南亚设立联合加工厂。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建立"四方关键矿产倡议(QCMI)"等多边合作,共同确保供应链安全。美国也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关键矿产协议,其中部分项目有日本参与。 为确保上述蓝图落地,美日正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和强化商业合作来推动。 日美计划成立工作组,以加强在关键矿产和造船等领域的合作。 在美日企业的合作中,通常会包含承购安排,即日本企业通过投资和技术转让,换取获得稀土产品的长期稳定供应权。 美日两国近期在稀土领域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但这项合作要真正见到成效,面临着短期应急举措与中长期结构性挑战之间的巨大差距。 美国提供稀土资源,日本提供精炼与磁体制造技术,共同在北美建立供应链。日本向美国企业转让稀土分离、回收和磁体制造技术。 与澳大利亚等国共同投资新的精炼厂和开采项目,例如在西澳合作建设镓精炼厂。试图建立独立的稀土精炼和磁体产能,但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 中国掌握的稀土分离技术(如"串级萃取法")能高效生产纯度高达99.9999% 的产品,成本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而目前美日的技术能力大多只能将纯度提升至99.9%,这在高性能电机、国防军工等高端领域是完全不够用的。 重建整个稀土产业链需要巨额投资。有分析指出,西方要达到中国目前的产能,至少需要250亿美元的投入,并且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此外,稀土冶炼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其废水处理技术门槛高,新建工厂仅环评流程就可能耗费数年。 目前中国掌控着全球92.3% 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和91.6% 的稀土永磁体产能。特别是在至关重要的重稀土领域,中国的供应量占全球的85%。这种根深蒂固的优势绝非短期内可以被替代。 美日在短期(1-3年) 内,可能通过现有技术和合作项目缓解部分供应链焦虑,但难以形成实质性的、有竞争力的产能。 在中长期(5-10年甚至更长),能否真正"见效"——即建立起一条在成本和质量上能与中国抗衡的、稳定且高效的供应链,将完全取决于它们能否在核心技术突破、成本控制以及环保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