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曹操,易中天并非第一人。现代史上的文化大师诸如章太炎、鲁迅、郭沫若等人,都曾

尼山历史 2025-10-21 07:54:06

推崇曹操,易中天并非第一人。现代史上的文化大师诸如章太炎、鲁迅、郭沫若等人,都曾对曹操称誉备至。大凡对儒家宣扬的思想主张有所厌弃者,就都对曹操抱有好感,在很多情况下,曹操似乎象征着一种改变世界打破陈规的变革新势力。 章太炎就是一个铁杆的拥曹派,他专为曹操写《魏武帝颂》,把曹操写成一个天纵英雄。“ 宣哲惟武,民之司命。禁朗止戈,威谋靡竞。夫其经纬万端,神谟天挺。出师而猃狁襄,戎衣而关洛定”“务稼穑故民繁殖,烦师旅而人不病。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所以承炎汉之讠气録,握中原之魁柄。”太炎认为曹操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汉王朝形式上的统一和存续,这其实是为曹操翻案;另一方面,赞美了其平定乱世、统一北方的伟业。 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鲁迅对于曹操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都是非常钦佩。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还认为: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认为曹操诗文的风格是“清峻、通脱”,非常符合鲁迅自己的文学审美。 郭沫若在剧作《蔡文姬》中,塑造了一个极其理想化的曹操。郭沫若在《序言》中说,“我写《蔡文姬》的目的,就是要为曹操翻案”。在郭沫若笔下,曹操是一个英明宽厚之人,同时又是一个对于人才极度尊重之人。 与此同时,陈寅恪则发出了异于章、鲁、郭的不同声音。陈寅恪认为,曹操“唯才是举”重才不重德的种种做法,事实上已摧破了当时士大夫阶级的精神堡垒与汉代流传下来之儒家思想,其结果是“实有转移百年世局之作用”。这实际上是继承了当年顾炎武所开创的文化史观意义上的“风俗”批判。 拥曹派大多是从“破旧立新”的角度,称颂曹操是一个横扫宇内、注重实效的改革家;而陈寅恪则是从“守正存续”的角度,批评曹操是一个破坏文化传统与社会道德规范的肇始者。

0 阅读:1
尼山历史

尼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