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胡适的自由主义偏“柔”偏“软”。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胡适的思想也曾

尼山历史 2025-10-16 07:51:15

一般认为,胡适的自由主义偏“柔”偏“软”。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胡适的思想也曾战斗力爆棚。而胡适这方面的特点,正是最让李敖着迷与向往的地方。李敖在五十年代末为胡适辩护时,曾专引胡适当年对国民党的批评言论,言辞激烈。胡适这样写道,“新文化运动的一件大事业就是思想的解放。我们当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已。但现在国民党高唱‘思想统一’,这岂不是又回到专制时代‘别黑白而定一尊’的思想吗?”由此看来,胡适的自由主义,也曾饱含着飞扬跋扈青春的张扬的。 针对五十年代末有人别有用心认为胡适的批评“太温和”、“不够彻底”,李敖为其辩护,认为胡适是在“戴着枷锁的跳舞”,而这是需要大智慧的。李敖写道:“胡适的自由主义,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清谈,而是‘努力’于‘一点一滴的改良’。他的战斗方式,不是暴烈的、摧毁式的,而是说理的、持续的、‘不苟且’的……他站在体制内,却做着批判体制的事;他拥有清望和地位,却把这些资源用来为自由和民主发声。这种‘戴着枷锁的跳舞’,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由此可见,李敖确实是胡适真正的知己。 胡适的晚年,尤为信奉“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在向着自由主义这种隐忍路径发展。到了六十年代以后,胡适对官方再无当年的凌厉张扬之气,变得欲言还止甚至退缩。而这让激进的李敖甚为不满,1960年1月12日,李敖在给友人的信中表达了 “对大博士愈来愈失望”的情绪,他一改此前对胡适的赞扬,说胡适“简直可说失去他做思想家的地位了!世上不该有像他这样不进步的思想家。 ”李敖的一个特点是,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喜欢“容忍”的。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尼山历史

尼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