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了两千双鞋,付完定金后要求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结果义乌商家直接发了

无敌平头哥 2025-10-19 14:48:28

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了两千双鞋,付完定金后要求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结果义乌商家直接发了两千只右脚鞋,说尾款结清才给左脚鞋。这招儿乍看像是段子,实则是专门对付印度人的。 义乌商人和印度买家的交易中,一次“右脚鞋”事件引发了不少关注,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幽默的故事,但背后反映的是长久以来中印贸易中的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里,义乌和印度的贸易往来一直非常密切,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每年出口到印度的商品种类繁多,尤其是鞋类,然而尽管贸易量巨大,支付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商家们。 对于义乌的商家来说,与印度做生意有时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有些复杂的游戏,根据商会的数据,2024年义乌对印出口额达到了187亿元,而其中鞋类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每年义乌的鞋类商家都会和印度的买家进行大量的交易,但支付问题经常成为交易的最大障碍。 此次事件的商家王老板透露,最初与印度买家拉吉夫的协议非常明确:30%的定金到账后开始生产,剩余的70%尾款则是在货物发出之前结清。 然而在生产完成、准备发货时,拉吉夫却突然提出要求修改支付方式,表示在货物到印度后要先进行质量检查,合格之后再支付尾款,王老板认为,这显然是拉吉夫故意拖延支付时间的手段。 在义乌,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对于大部分商家来说,“货到付款”已经成为一种禁忌,印度的清关政策比较复杂,货物从港口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往往会拖得很久。 在这段时间里,一些印度买家会以“质量问题”或“市场行情变动”为理由要求商家降价,甚至直接拖欠尾款,这对义乌商家来说,不仅损失了资金,还面临着高昂的跨境维权成本。 因此商家们逐渐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方式来应对这种状况,这些做法虽然看起来很“极端”,但却能有效避免损失。 例如有些商家会将商品拆分成多个部分,关键部件如鞋的左脚、服装的纽扣、玩具的电池等,直到尾款结清后才会补发。 虽然这些做法并非理想的交易方式,但它们是商家们在长期的贸易风险中积累的经验,能够确保他们的货款不被拖欠。 义乌商家的这些策略并非是针对印度商人,而是跨境贸易中商家所面临的无奈选择,它暴露了中印贸易中在清关流程、支付方式和风险控制方面的种种问题。 尤其是在印度,许多商家并未按照合同履行尾款支付的义务,造成了义乌商家不得不通过这种“拆分发货”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从根本上讲,这些问题反映出的是中印之间在贸易规则衔接上的不足,为了减少类似的纠纷,双方需要推动更为透明和规范的跨境贸易协议,简化清关流程,明确外汇结算规范。 同时义乌方面也可以与印度商会合作,建立一种争议调解机制,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有一个明确和高效的解决渠道。 只有建立一个规则透明、风险共担的贸易环境,才能避免这种“右脚鞋”的情况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中印之间的贸易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而不仅仅是商家们的应急防御手段。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0 阅读:1
无敌平头哥

无敌平头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