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纬中的两岸考量:统一视野下的政党归宿 关于国民党的最终结局,今天,我把话说明白了:党,可以留。但“国民党主席”这个头衔,统一之后,必须消失!这不是猜测,这是历史的必然。 国民党“主席”这个头衔,承载了太多旧时代的印记,国民党只有体面地、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新中国成立后,民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就是国民党在大陆的延续。其他的国民党党员在大陆就是反革命分子、特务,大陆予以坚决打击、处决! 必须彻底、干净的消灭国民党反动组织,才能对得起千千万万为了新中国的先烈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国,这口号是咱们解放战争时期的初心,也是我们党的初心! 这样的说法里,藏着对历史的片面解读,更偏离了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逻辑。把“国民党党员”一概贴上“反革命分子、特务”的标签,显然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解放战争时期,确实有国民党顽固派与人民为敌,但也有大量国民党爱国人士选择站在民族大义一边。1948年成立的民革,本身就是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创建的,他们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如今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哪里是简单的“延续”,分明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新生。 更重要的是,大陆对国民党相关人员的政策从来不是“一概打击”。1988年到1989年,最高法和最高检两次发布公告,明确对去台人员的历史罪行不再追诉,即便在建国后、地方政权建立前犯过罪,只要超过追诉期限也不再追究。那些年回大陆探亲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全都受到热情接待,没有因历史问题被追责。这不是对历史的漠视,恰恰是对民族情感的珍视——毕竟,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不能让历史恩怨永远阻隔亲情。 说“国民党必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也没看清两岸关系的发展脉络。当前台湾岛内,国民党虽立场时有摇摆,但仍有不少人士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就像2025年10月,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郝龙斌还公布两岸政策,主张推动两岸交流、维护台海和平。统一大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台湾岛内认同一个中国的党派和人士,这正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题中之义。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能从“反蒋抗日”转向“联蒋抗日”,为了民族大义搁置分歧,如今推进统一,更该展现这样的胸襟与智慧。 “国民党主席”这个头衔的存续,本质上要放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考量。统一后,台湾的政党制度必然要符合中国的政治现实,任何政党都不能以“台独”分裂为诉求,这是底线。但只要认同一个中国原则,愿意为两岸和平发展出力,其合法权益自然会得到保障。民革在大陆的发展已经证明,曾经的国民党爱国力量完全可以在新的政治格局中找到定位、发挥作用。 那些为新中国牺牲的先烈,他们的初心是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让子孙后代免受分裂之苦。今天我们推进统一,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既要铭记先烈功绩,也要以包容姿态凝聚共识。台湾岛内的统派团体,无论是新党还是中华统一促进党,都在为反“独”促统奔走,这股力量值得珍惜。 历史从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叙事,统一也不是要消灭谁、否定谁。真正的对历史负责,是正视过去的恩怨,更要开辟未来的出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就是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让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历史经纬中的两岸考量:统一视野下的政党归宿 关于国民党的最终结局,今天,我把话
军师
2025-10-18 16:07:27
0
阅读:731
深度锐评
国民党改组接受民革指导,民进党取缔。
老F
国民党党员支持统一为统一做过贡献的可并入民革,民众党员有类似行为可并入民盟,民进党直接进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