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 荷兰这下急了! 荷兰这两天对阿斯麦出口的半导体设备新设了门槛,但却放过了台积电南京厂。真是想两头讨好,没想到被稀土问题给绊住了脚。 我国这次升级了稀土管制,发布了新的出口许可政策,要求含0.1%稀土的产品出口需要许可。之前的许可政策是针对含15%稀土的产品,这一下直接把阿斯麦牵扯进来了,因为阿斯麦光刻机依赖于我国的稀土。 阿斯麦光刻机需要的稀土库存只有8周,荷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找替代品。 美国矿出的稀土成本太高了,是我国那边矿3倍。马来西亚工厂新设的美国矿也要到2027年才投产。看到这里真的为荷兰高兴,这就是和我国关系好的结果,你越是针对我,我越是让你难受。 荷兰这波操作,说好听点是“左右逢源”,说难听点就是“骑墙观望”,可惜算盘打得再精,也没算到稀土这步棋会直接卡到自己喉咙。本来想着跟着美国的节奏对阿斯麦设限,既能卖美国一个人情,又特意放过台积电南京厂,试图保住中国市场这块肥肉,以为能在大国博弈里捞个“两头稳”,结果转头就被稀土管制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哪是“绊住脚”,分明是直接被按下了暂停键。 谁都知道,光刻机是半导体产业的“皇冠明珠”,而阿斯麦就是握着这颗明珠的玩家。可很少有人细想,这颗看似高精尖的“明珠”,其实也离不开稀土这种“工业维生素”。之前15%的门槛,说白了是给产业链留了余地,可这次直接降到0.1%,等于精准划定了红线:别以为把稀土掺得少、藏得深,就能绕过管制。阿斯麦的光刻机里,那些关键的精密部件离不开稀土元素的加持,少了这一点点“添加剂”,再先进的机器也得停转。 更有意思的是阿斯麦那8周的库存,这点家底往台面上一摆,荷兰的焦虑根本藏不住。急着找替代品?谈何容易。美国倒是有稀土矿,可成本是中国的3倍,真要用上,先不说阿斯麦的生产成本得涨多少,最终埋单的还是全球半导体企业,荷兰敢赌这个代价吗?至于马来西亚的新工厂,2027年才投产,现在都2024年了,这三年的空窗期,难道让阿斯麦把机器拆了凑数? 说到底,荷兰的急,本质上是“选边站”时的贪心酿的苦果。一边想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在半导体领域给中国设卡;一边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红利,舍不得中国稀土供应链的稳定,试图用“选择性限制”玩平衡术。可国际博弈里,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既要又要”。中国升级稀土管制,从来不是什么“意气用事”,而是对自身产业优势的清醒运用——稀土是我们的资源,规则自然该由我们来定,想拿着技术当筹码压人,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离了别人的资源能不能转。 这些年,西方总喜欢把“技术霸权”挂在嘴边,觉得掌握了高端制造就能为所欲为。可他们忘了,任何高精尖产业,到最后都得扎根在基础资源的土壤里。阿斯麦的光刻机再先进,也得依赖中国的稀土;欧美再想搞供应链脱钩,也绕不开中国在稀土开采、提炼、加工上的全产业链优势。这种优势不是一天两天堆出来的,是几十年产业积累的结果,不是随便找个矿、建个厂就能替代的。 荷兰现在的窘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短视。以为跟着美国踩中国就能捞好处,却没意识到,中国早已经不是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角色。我们有自己的王牌,有足够的底气用合理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你对我的半导体产业设限,我就用稀土管制亮出底线;你想两头讨好,我就用规则让你看清楚,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耍小聪明最终只会反噬自己。 其实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是平等和尊重。荷兰要是真聪明,就该明白,跟着美国搞对抗没有出路,和中国保持良性合作才是正途。现在库存告急、替代无门,与其急得团团转,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调整策略,别再做那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方迎喜讯,荷兰没想到,明劫中企第五天,中国芯片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半导体这场大
【7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