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已经发现,冻结闻泰科技股权事件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期那样发展,而是开始失控了!中国一系列反制措施出台后,荷兰已经疲于应付并且不知所措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毕竟荷兰干的根本不是什么合规监管,而是赤裸裸的产业劫掠。 安世半导体本是闻泰花340多亿收购的子公司,做的是车规级功率芯片,全球市占率排第一,QFN封装芯片更是占了32%的市场份额,宝马、大众的汽车电子全靠它供货。 荷兰经济事务部拿70年前二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当借口,说怕技术外流,可闻泰接手五年多来,安世每年给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运营透明得很,这哪是防风险,分明是美国6月施压后,荷兰当了“马前卒”。 美方早就放话,不换掉中国籍CEO就把安世列入实体清单,荷兰这波操作纯是替美国打前站。 他们万万没算到,中国反制来得又快又准。 10月9号商务部直接发了61号公告,新增钬、铒等五种中重稀土元素出口管制,把半导体磁材制造技术也纳入限制,11月8号就生效,这一下正好掐住ASML的命门。 要知道EUV光刻机里的永磁体,得用5N纯度的中国稀土,荷兰自己炼不出,全球80%的供应都攥在我们手里,禁令一出,ASML股价当天就跌了3.5%,瑞银直接预警,他们今年中国的收入得降24%,原本计划交付的20台光刻机,现在连核心部件都凑不齐了。 10月10号起他们只能给全球客户发停供通知,说受不可抗力影响没法交货,这可不是中方故意刁难,是荷兰冻结股权后,决策链条全乱了,外籍高管忙着夺权,生产线哪还转得动? 这下带来的连锁反应,也让欧洲汽车业炸了锅,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10月16号急吼吼发公告,说要是芯片断供解决不了,生产线就得全面停摆。 现在宝马搭载L3自动驾驶的车型排产推迟两周,大众德国工厂直接减产30%,博世这些零部件巨头的芯片库存从90天降到30天,再拖几周就得停工,这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荷兰本想拿安世当筹码,结果把自家产业链的“饭碗”砸了,经济部长每天接十几个车企CEO的投诉电话,连ASML前CEO温宁克,都公开骂这是“自杀式行为”,说限制越多,越逼中国搞自主研发,最后荷兰很可能丢了最大市场。 更让荷兰招架不住的,是中方的法律和产业双重反击。 闻泰科技根本没跟他们废话,一边在海牙国际商事法庭申请紧急仲裁,一边把状子递到WTO,告荷兰违反国际贸易规则,欧盟竞争委员会都立案调查了,怀疑荷兰用公权给本土企业开后门。 而且现在闻泰直接砸3亿欧元,在比利时建研发中心,离欧洲微电子中心就十分钟路程,摆明了“你抢我一个,我建俩备胎”,以后安世的技术优势都可能被稀释。 产业端更没给荷兰留余地,安世70%的封装测试都在中国东莞工厂,现在虽然没停产,但出口环节卡一卡,欧洲车企就断粮,荷兰想找东南亚代工都没用,那边良率才70%,根本顶不上趟。 荷兰现在彻底陷入了两难:撤掉冻结令吧,美国那边没法交代,9月美方刚更新出口“穿透规则”,要连子公司一起管,荷兰服软等于打美国的脸。 硬扛着吧,国内企业又快扛不住了,飞利浦的医疗设备因为缺稀土部件,订单交付延迟了40%,壳牌在华的炼化设备维修也受影响,这些巨头全跑到首相府去抗议。 相当讽刺的是,荷兰法庭裁决里说要“保障供应链安全”,结果现在全球车规芯片供应链,反而因为他们的操作断了链,TechInsights直接说安世停供,等于抽走了供应链的“黑桃A”,整个体系都要瘫痪。 外交部10月13号的表态说得透彻,这就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搞歧视性待遇,中方维护权益的决心坚定得很。 其实荷兰自己心里很清楚,中国不只是稀土和封装测试厉害,2024年跨境半导体交易额突破2.4万亿,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就在这,ASML每年几十亿欧元收入靠中国,恩智浦的芯片一半也都卖到中国,现在把关系搞僵,等于自断财路。 之前镓锗管制的时候,荷兰企业就慌着囤货,现在稀土再加码,他们连替代来源都找不到,建冶炼厂光环保审批就得十年,等建好了中国的国产光刻机都该量产了。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荷兰错把中国的克制当软弱,以为跟着美国就能占便宜,结果踩了产业链的“红线”。 现在阿姆斯特丹法院把案子延期到11月,明摆着是想留时间谈判,但中方反制措施已经落地,稀土管制11月8号就生效,ASML的生产线再等下去就得停,荷兰想反悔都没那么容易了。 全球化时代的产业链从来不是单向依赖,荷兰冻结股权的那一刻,就该想到会被反制。 中国手里的优势不是凭空来的,是几十年产业积累攒下的底气,稀土、封装测试、市场规模,这每一张牌都打在荷兰的痛点上。 这事也给所有跟着美国搞围堵的国家提了个醒:想拿中资企业开刀,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产业链扛不扛得住,毕竟霸权能撑腰一时,却填不了产业链的窟窿。
含有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不许卖给中国,含有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就不许卖给美国!中
【17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