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主席的五个真相,请一些人不要造谣了 第一:贺子珍离开延安,是因为有人“插足”? 贺子珍于1937年离开延安,有传言说有人“插足”,社会上广泛流传,实际上子虚乌有。今天我看了《江X正传》,里面讲到江是在鲁迅艺术学院和毛泽东相识,而江是在1938年才从西安来到延安。根据《毛泽东家世》一书记载,起初江一直住在第三招待所,根据规定,从敌占区来到延安的人员,必须要接受严格审查,所以在此之前,她不可能提前见到毛主席。 至于贺子珍为什么离开延安,原因非常复杂,《贺子珍》一书写道,贺子珍到延安后,因为1936年底生下娇娇后身体不好,她还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不够,所以想去外面学习,身体加上心理,在多重压力下和爱人赌气,最后还是决定离开一段时间。总而言之,从时间上看,贺子珍离开时,江还在第三招待所接受审查,不可能认识毛主席。 第二,毛主席只看京剧不看话剧? 在读《毛泽东的早年和晚年》一书时,里面写道这样一段:毛主席喜欢看历史和笔记小说,但很少读外国小说,只看京剧不看话剧…… 这句话明显有两个错误,毛主席很少看外国小说?我觉得不太真实。毛主席博览群书,从小时候就看过《华盛顿传》《拿破仑传》等,建国后还赠送给许世友将军关于哥白尼的读物。另外说毛主席只看京剧不看话剧?也是无稽之谈,毛主席喜欢看出唱戏是真,喜欢话剧也是真。 1942年,八路军120师曾表演过《求雨》等很多话剧,毛主席还到现场观看,60年代,南京军区话剧团也表演过很多话剧,毛主席尽管日理万机,还是从百忙之中去看了话剧,这足以说明,毛主席对文艺事业没有偏爱,他老人家一直都很关心所有文艺事业。 第三: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是别人代写? 有人质疑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是由秘书胡乔木代写,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36年2月上旬,毛泽东在陕北遇大雪,作《沁园春・雪》。当时,胡乔木还没有来到延安。 而且,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也明确表示,沁园春一词绝对不是胡乔木写的,她称父亲1940年才来到延安,根本没有参加过长征,写不出如此俯瞰江山的诗词,也没有那种大气磅礴的气势。所以,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是其亲自创作的,是他文学才华和伟大胸怀的体现。 第四:毛主席打仗靠《孙子兵法》? 遵义会议上,凯丰曾说:“你毛泽东打仗有何高明之处,无非两本书,一本《孙子兵法》,一本《三国演义》”,毛主席当时就怼了他一句:“那你说说,孙子兵法有几章几节?”。这一对话充分说明,毛主席打仗并非靠死记硬背《孙子兵法》等书籍。 毛主席没有上过正规的军校,但是他却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军事智慧。他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战争战略战术。 毛主席打仗注重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敌我力量对比等因素,灵活制定作战计划。他善于发动群众,让人民群众成为革命战争的坚实后盾,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毛主席的军事才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和提升的,是基于对中国革命实际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而不是简单地依靠书本知识。 第五:生活奢侈,顿顿离不开红烧肉? 有一种说法称毛主席生活奢侈,顿顿离不开红烧肉,这种说法是对毛主席的污蔑和抹黑。据毛主席的秘书和管理员等人回忆,事实上,毛主席的生活非常简朴。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从不追求物质享受。据毛主席的管家吴连登回忆,毛主席原本领取的是国家一级工资,每月610元,1958年之后,国家遇到困难,他就带头把自己的工资从一级降到了三级,404.80元,一直到临终前,这个数目再也没变过。 在饮食方面,他平时吃杂粮、青菜比较多,几乎每天要吃一个红薯,一个玉米。每个月一般只安排吃一两次红烧肉。而且,毛主席在外面开会,喝一杯茶,临走前也要付给相关场所2角钱。对于外界送来的礼品,毛主席一律要工作人员送到中南海礼品库登记、备案,从不据为己有。他总说:“这些东西不是送给我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 参考:党史博采
关于毛主席的五个真相,请一些人不要造谣了 第一:贺子珍离开延安,是因为有人“
另子维好故事
2025-10-17 20:29:06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