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 高通承认了相关事实。 美国当年罚中兴国际的钱这回可以罚回来了吧。  

红楼背疏影 2025-10-14 16:12:03

新消息! 高通承认了相关事实。 美国当年罚中兴国际的钱这回可以罚回来了吧。   高通认错的速度,比当年被罚60亿时快了不止一倍。10月10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刚宣布立案调查,这家芯片巨头当天就承认未申报收购Autotalks的事实。 2015年高通被罚60.88亿元时,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正处于"缺芯少魂"的困境。彼时高通凭借专利优势,向中国手机厂商收取高达5%的整机价格作为专利费。这种"高通税"让中国手机企业苦不堪言,但当时国内芯片产业薄弱,只能被动接受。 如今形势逆转。华为麒麟芯片突破5纳米工艺,紫光展锐在5G芯片市场拿下25%份额,小米、OPPO等纷纷搭载自研芯片。这种产业生态的质变,使高通失去了"卡脖子"的资本。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监管机构积累了丰富经验,处罚手段更加精准多元。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这次出手时机精准。正值高通与华为争夺5G-A标准主导权的关键期,若被重罚将严重影响研发投入。更厉害的是处罚依据——《反垄断法》新增的"停钟机制",允许调查期间暂停并购整合,这招直接打中高通七寸。 对比2015年那场罚款,当时高通拖了14个月才认罚,而这次当天服软。这种态度巨变,反映的是实力对比变化。当年中国芯片产业薄弱,现在华为麒麟芯片突破后,高通失去谈判筹码。 从执法策略看,此次调查启动于高通完成收购交割前,这种"事前预警"模式展现了中国监管水平的提升。相比欧美事后处罚的模式,中国式监管更注重防患于未然。这也解释了为何高通迅速服软——若交易被否决,其前期投入将血本无归。 Autotalks的V2X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中美欧正在激烈争夺标准制定权。高通若控制该技术,将掌握未来车联网的"主动脉"。中国之所以敏感,是因为智能网联汽车被列为国家战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万亿。 更深远的是数据主权之争。V2X芯片实时收集道路数据,若被美国公司掌控,可能危及国家安全。中国工信部去年就发文,要求关键车联网设施必须采用安全可控技术。 从产业生态看,中国已培育出包括华为、大唐电信在内的完整V2X产业链。百度Apollo、蔚来汽车等车企都在研发自主V2X系统。高通若想分羹,必须遵守中国规则。这种产业实力的增强,是中国敢于亮剑的底气所在。 这次事件最微妙的是角色反转。2018年中兴被美国制裁时,被迫缴纳14亿美元罚金还要接受监管。如今高通面临相似处境,凸显中国在芯片领域话语权提升。 但惩罚尺度考验智慧,若罚太重可能迫使高通退出中国,影响产业链;罚太轻则起不到震慑作用。业内人士透露,监管层可能采用"结构性救济"方案,要求高通开放部分专利许可。 从全球产业链视角看,高通在中国拥有超过200家合作伙伴,其骁龙芯片支撑着中国手机产业的半壁江山。这种深度捆绑关系,使得任何处罚都需要精准拿捏分寸。中国既要维护市场公平,又要保持产业稳定,这对监管艺术提出更高要求。 高通赖以生存的是专利墙,其在4G/5G领域持有13万项专利。但华为已突破重围,2023年5G专利占比达14%,超越高通成全球第一。这种技术反超,使中国有底气对高通说"不"。 更关键的是生态突围。华为鸿蒙系统正构建车联网新生态,百度Apollo、比亚迪璇玑架构等本土方案逐渐成熟。高通若被处罚,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从专利博弈角度看,中国企业的突破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质量上。华为在5G核心专利占比达20%,其专利价值被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评为全球第一。这种质的飞跃,使得中国在标准制定中拥有更大话语权,高通再也无法单方面主导游戏规则。 欧盟委员会紧随中国宣布对高通启动反垄断调查,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也重启2016年旧案。这种全球围剿态势,反映各国对科技巨头滥用垄断地位的不满已达临界点。 但中国处罚最具威慑力。高通2023年在中国市场营收达128亿美元,占总收入64%。这块蛋糕若受损,将动摇其根基。这也是为什么高通宁愿"光速认错"也不敢硬扛。 从国际监管协作看,中国此次行动与全球反垄断浪潮形成共振。欧美近年来对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加入这场"围猎"凸显其监管标准与国际接轨。这种协同效应,使高通面临多线作战的困境。 高通光速认错事件,标志着中国正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当惩罚不再只是罚款,而是指向产业命脉时,博弈就进入了新维度。 真正的胜利不是罚多少钱,而是通过这次交锋,让全球看到中国有能力守护自己的发展权。这种威慑力,比罚款本身更有价值。随着中国在更多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类似的规则博弈还将继续上演,而主动权正悄然易手。 信息:高通公司,已承认相关事实!证据确凿 2025-10-12 红星新闻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74

用户12xxx74

2
2025-10-14 16:52

一期60亿刀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