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网10月13日晚写道:“荷兰政府周日表示,已作出‘极为特殊’的决定,对

史鉴奇谈 2025-10-14 12:03:05

BBC中文网10月13日晚写道:“荷兰政府周日表示,已作出‘极为特殊’的决定,对中国拥有的晶片制造商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进行干预,原因是其可能对‘荷兰及欧洲的经济安全构成风险’。”   这话一出来,不少关注半导体行业的人都在琢磨,所谓的“极为特殊”到底特殊在哪。要知道荷兰在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相当重,ASML作为全球顶尖的光刻机巨头就扎根在这,以往荷兰政府对企业并购、技术合作这类事的态度还算开放,这次突然对一家中国企业出手,背后的考量显然不简单。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无名之辈,它的前身是荷兰飞利浦半导体的分立器件业务,后来几经转手被闻泰科技收购。这家公司在汽车半导体、功率半导体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全球不少车企的芯片供应链里都有它的身影。荷兰政府突然拿“经济安全”说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背后少不了地缘政治的影子。   最近几年,欧美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的限制越来越紧,从美国出台的芯片法案,到欧盟跟进的相关政策,核心就是想卡住中国半导体产业升级的脖子。安世半导体作为中国企业旗下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自然成了被盯上的目标。荷兰政府这次干预,表面上是“维护经济安全”,实际上就是在配合欧美整体的对华技术遏制战略。   但这事细究起来,荷兰政府的做法其实很矛盾。安世半导体在荷兰运营多年,为当地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也为荷兰半导体产业的上下游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突然以“安全风险”为由干预,不仅会影响安世半导体的正常经营,还会让其他在荷投资的外国企业产生顾虑——今天能对中国企业下手,明天会不会轮到其他国家的企业?   更关键的是,所谓的“安全风险”根本站不住脚。安世半导体主要生产的是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跟“国家安全”八竿子打不着。荷兰政府拿不出具体的风险证据,只靠一句模糊的“可能构成威胁”就出手干预,这种做法很难让人信服,反而暴露了其政策的随意性。   欧洲的汽车产业对安世半导体的依赖度不低,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持续攀升。荷兰政府这么一搞,很可能会打乱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链。一旦安世半导体的生产或出口受到限制,欧洲车企可能会面临芯片短缺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个欧洲汽车产业的发展,这反而会损害荷兰和欧洲的经济安全,跟他们宣称的“维护安全”完全背道而驰。   闻泰科技当初收购安世半导体,花了不少心思,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这些年安世半导体的业绩稳步增长,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提升。荷兰政府现在突然干预,无疑会打乱企业的发展规划,也会影响中国企业对欧洲市场的投资信心。以后再有中国企业想在欧洲布局半导体产业,恐怕都会因为这次事件而犹豫不前。   从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来看,全球化合作是大趋势。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半导体领域实现完全自给自足,荷兰的ASML需要全球供应链的支持,欧洲的半导体企业也需要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荷兰政府这种搞技术保护、限制企业正常经营的做法,只会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最终损害的是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现在外界最关心的是,荷兰政府接下来会采取哪些具体的干预措施。是限制安世半导体的技术研发,还是阻止其参与欧洲的某些项目,抑或是要求其出售部分业务?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国方面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这涉及到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海外布局。   其实荷兰政府心里也清楚,这种干预措施得不偿失。一方面,会得罪中国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影响荷兰其他产业对中国的出口;另一方面,也会让欧洲内部产生分歧,不少欧洲企业并不赞同这种过度的安全审查,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商业利益。之前欧盟在讨论对华芯片政策时,就有不少国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不应该过度限制与中国的合作。   安世半导体事件也给中国半导体企业提了个醒,在海外投资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警惕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同时,也需要加快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创新步伐,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荷兰政府这次“极为特殊”的干预,说到底就是一次政治操弄。它不仅无法真正维护所谓的“经济安全”,反而会加剧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分裂,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希望荷兰政府能认清形势,摒弃冷战思维,不要被地缘政治绑架,否则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135

评论列表

万里江山

万里江山

2
2025-10-14 12:42

立刻对荷兰全国企业进行稀有材料和产品制裁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