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唐玄宗绝食,想逼儿子服软,李亨仅批2字,史官:比赐死更狠。 唐玄宗快不行的时候,还想着再撑一下,宫里头不吃不喝,宫人们都急着劝,李亨送来的圣旨上就俩字,辟谷,太极宫那天,李隆基笑了三声,眼泪也跟着掉下来,这辈子最后一局棋,输的不是安史之乱,也不是马嵬坡,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儿子,他心里清楚了。 李亨没动刀子,就是饿着他爹,让他也受受当年自己种下的那些苦,朝堂上几十年的账,父子俩的恩怨一笔一笔算得清清楚楚,太子李瑛当年死得那叫一个惨,李隆基就听了武惠妃几句话,圣旨一下,太子连着两个亲王说没就没了,李亨那时候还小,就躲在宫墙后面,看着哥哥被人抬走,他知道哭根本没用,父亲杀儿子,那点血亲的情分早就没了,他能活下来全靠安静,听话,没人把他当回事,可这些事他一件没忘。 后来轮到自己当太子,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去,韦妃被人陷害,皇帝让他自己写和离书,那个杜良娣也是,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查清,人就先被赶出去了,太子那个位置坐着跟针扎一样,朝臣们冷眼看着,他爹也不闻不问,自己的妃子一个个被赶走,连个替他说句公道话的人都没有。 这些委屈都得自己咽下去,安史之乱起来了,玄宗慌了神,想着传位,诏书都拟好了,结果杨贵妃哭了那么几下他又反悔了,满朝文武都看着,李亨连个解释的机会都没有,那个时候他心里就彻底凉了。 马嵬坡那场兵变,陈玄礼领着兵闹事,嘴上喊的是杨国忠,可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其实就是想要杨贵妃的命,李亨就在后面冷冷地看着,一动不动,玄宗哭得稀里哗啦,最后还是自己下的命令,贵妃就这么没了,这不光是收拾一个权臣那么简单,这是在李隆基心尖上剜肉,李亨就是要让他明白,什么叫眼睁睁看着最重要的人死掉,自己却连一根手指头都动不了。 玄宗被软禁起来,兴庆宫身边就剩下一个高力士,这老太监跟了他一辈子,说话也直来直去,结果李亨一道旨意就把人给流放了,宫里一下子空荡荡的,玄宗整天坐着发呆,过去的所有回忆都断了线,这不流血,却割的是筋骨,连记忆都给抽走了。 太极宫那件事,宫里传话说太上皇需要静养,李辅国带着五百人就把宫给围了,直接把人押走,太极宫那地方,就是给废帝住的冷宫,进去了就别想出来,李隆基这下全懂了,儿子开始动手清算总账了,自己当年怎么逼别人的,现在原封不动地还了回来,轮到自己被关在门里出不去了。 最后这招绝食,玄宗赌的是血缘亲情,赌的是天下人的道德评判,李亨就回了两个字,辟谷,你不吃饭就当你是在修行,连碗粥都不管你,真给一碗毒酒喝了死得还痛快,就这么天天饿着,醒过来想死都死不成,这才是真正的煎熬,玄宗把人当了一辈子工具,现在自己成了没用的东西,就被人这么慢慢地耗死。 李隆基死在了太极宫,饿了不知道多少天,走的时候一个人送行的都没有,他死了十三天之后,李亨也跟着没了,对外说是病了,也说是撑不住了,那把龙椅还没坐热,大唐的新盛世一眼没看到,他赢了自己的父亲,命却没撑过去,皇帝当儿子,本来就没什么温情可言,就是一场双向的收割。 史官给李亨的谥号里头还写了个“孝”字,这事你琢磨琢磨,皇帝父子之间,孝顺不顶用,谁赢了谁就能活下去,李隆基年轻的时候把事做绝了,老了想讲讲亲情,才发现人心早就丢了,李亨当太子的时候熬着,当了皇帝就下手,可最后自己也没落着好。 一个开元盛世,就这么断送在这对父子手里,真正给这场戏收场的不是安禄山,就是他们自己。
226年,魏文帝曹丕重病垂危,临死前他声嘶力竭喊道:“我要见母亲,我要见母亲。”
【1评论】【9点赞】
任逍遥
李隆基和宋徽宗赵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