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5岁的关露躺在病床上,接受着命运的审判,那一天,中央的官员走进病房

小史论过去 2025-10-11 13:13:52

1982年,75岁的关露躺在病床上,接受着命运的审判,那一天,中央的官员走进病房,怀着庄重的神情宣读了一份声势浩大的平反文件,“关露的历史已查清,不存在汉奸问题!”话音未落,泪水便夺眶而出,关露感受到了久违的解脱与喜悦。 关露原名胡寿楣,1907年出生在山西右玉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朝举人,早年担任当地知县,可惜她在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徐绣枫是个小学教员,一个人拉扯她和妹妹胡绣枫长大。母亲挺开明,教她们古文古诗,鼓励追求独立。关露从小聪明,16岁母亲病逝后,她跟妹妹先随祖母到南京,和姨母住一起。后来姨母想包办婚姻,她俩不干,就跑去上海投奔亲戚。在上海,关露遇到刘道衡夫妇帮忙,她进了上海法科大学学法律。1928年转到国立中央大学,先哲学系后改文学系。那时候她开始写新诗,1930年第一篇小说《她的故乡》在南京《幼稚》周刊上发出来了。1931年夏天,因为文凭问题,她没毕业就回上海了。 回到上海,关露妹妹家成了中共地下党据点。她在钟潜九指导下,接触工厂女工,教识字做宣传。1932年春天,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写了不少诗歌散文小说,还翻译作品。1934年出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她给电影《十字街头》写主题曲《春天里》歌词,传唱开来,人称民族之妻。关露还编《新诗歌》月刊,加入丁玲的左联创作委员会,参加中国诗歌会。她的作品接地气,反映底层人民生活,带着革命热情。那几年她活跃在文坛,笔杆子成了武器。 1939年抗日战争打得激烈,关露接党组织任务,先去香港跟廖承志和潘汉年联系。然后潜入上海汪伪76号特工总部。她利用跟李士群妻子叶吉卿的旧识,接近李士群,以找工作名义混进去。两年里,她在敌营周旋,搞到日伪清乡扫荡计划等情报,传给新四军。李士群这人当时是汪伪特工头子,干了不少坏事,关露没帮他洗白,只是用关系获取情报。1941年李士群想合作,她安排他跟潘汉年见面。从那以后,李士群给新四军情报,保护地下党员。这段经历风险大,关露咬牙坚持,但外面人不知道内情,就骂她汉奸。 抗日胜利后,关露想回解放区找王炳南团聚。王炳南是她恋人,可审查来了,她因为76号经历被疑汉奸。王炳南断了联系,她精神差点崩。新中国成立,她去北京工作。1955年潘汉年案牵连她,她被调查关押。1967年又入狱,在秦城监狱待8年。1975年出狱,已经68岁。关露患上精神分裂症和脑血栓,生活得靠人照顾。她没放弃,写申诉材料想洗刷污名。那些年她住香山小屋,日子苦,但坚持求真相。 1982年3月23日,北京朝内大街203号文化部宿舍,关露躺在狭小病床上。脑血栓让她动不了,房间就10平方米,身边一个塑料玩偶。43年汉奸骂名像骨头里的蛆,啃她一辈子。她等这份平反,当成最后盼头。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关于关露同志的平反决定》,文件白纸黑字。中央官员进病房,严肃宣读。文件说关露历史查清,不存在汉奸问题,撤销所有不实指责。关露听着,泪水流出来。她感受到久违释怀和高兴。官员读完走人,关露在床上体会变化。她多年申诉有回应,文件认她在抗日时贡献,潜入敌营传情报,促成合作。先前误解,现在官方纠正。 平反后几个月,关露在小屋整理手稿。她写回忆录,记过去情报工作。回忆录黑墨白纸,堆桌上。她还写纪念潘汉年文章,回顾合作。文章写完,叠好放抽屉。1982年12月5日,北京冬天冷,她在屋里服安眠药结束生命。小屋窗户结霜,她躺床上走了。官方确认自杀。她一生为党国家情报事业付出,承受多年误解。平反后写完东西,就离世。她的故事通过回忆录传下来,记真实历史。75岁逝去,留下空屋。

0 阅读:11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