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电视不如韩国,汽车不如德国,飞机不如法国,环境不如瑞士……”好像在所有行业领域,中国总是在追赶,总觉得差那么一点,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半导体产业常常被视为中国追赶的典型。美国在3纳米以下高端制程上仍握有技术优势,全球领先企业如英特尔和台积电主导供应链。但202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迎来政策、技术和需求的三重推动。大基金持续注入资金,支持企业研发扩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677亿美元,中国亚太区域占比40%。 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成为唯一正增长领域,彰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决心。封装设备销售额2024年达282.7亿元,2025年一季度已74.78亿元,受益于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需求。韩国对华DRAM出口下降30%以上,验证了中国企业在存储技术上的进步。虽高端光刻机仍需突破,但成熟制程自给率已超90%,AI竞赛和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中国企业逐步突围,销售集中化趋势加剧。这不是简单追赶,而是从基础链条向高端攀升的实干路径。 机床领域,日本和德国的五轴精密设备长期称霸,市场份额分别占全球25%和20%。德国西门子和日本发那科控制数控系统50%和25%的份额,中国高端机床依赖进口。但2021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值达141亿欧元,全球份额28.15%,约等于日德之和,出口占比23.24%,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2025年,中国机床在多个细分领域反超日欧,如精密模具和光学元件加工,稳定输出1微米切深。出口净额虽低于日德56.7亿欧元和45.4亿欧元,但作为净进口国转向出口大国,工业母机国产替代加速。传统工艺上,日本注重物料辨识改善,德国强调高精高速,中国则通过集成创新,24小时不停机能力逐步接近国际水平。差距在缩小,不是靠模仿,而是产业链本土化带来的韧性。 显示面板市场,韩国三星和LG在OLED高端领域领先,2024年OLED电视出货中韩国占比53%。 但中国面板企业崛起迅猛,2024年TCL、海信等品牌全球电视市场份额31.3%,首次超韩国28.4%。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营收293亿美元,全球占比52.1%,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韩国下滑至30%。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6300万片,京东方占25.9%,华星光电20.2%。 OLED市场,中国份额达44%,差距仅11个百分点。关税战下,中韩采购策略分化,中国品牌在高端电视销售额中OLED比重12.3%,1500美元以上机型39.4%。出口占全球53%,中国电视成第一。这得益于完善产业链,本地化率73%,从LCD基础扩大到Mini LED背光,亮度均匀覆盖98%色域。追赶已变领先,韩国企业感受到危机。 汽车产业,德国大众和奔驰在传统燃油车稳居前列,2023年德国电动车出口多于进口。但中国电动车出口2022年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整车出口额601.66亿美元,同比增长74.7%。2023年前9月,出口82.5万辆EV,占总出口24%,是上年两倍。2024年欧盟反补贴税7.8%至35.3%,最高48.1%,但中国在德国EV市场份额升至40.9%,进口3.15万辆虽降15.7%,渗透率仍第一。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出口占比超12%,几何C车型海外份额24%。全球电动车销量中国占60%,续航超700公里,电池资源掌控上游。德国本土销量抗拒,但整体出口翻番。欧盟消费者认可中国高性价比,67%视其为低技术偏见正被打破。这不是价格战,而是技术命脉的掌控。 商用飞机制造,法国空客A320系列主导窄体机市场,欧化率70%,飞行里程6900公里。C919作为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订单超1200架,2025年获欧盟认证申请,首飞国际航线载客率90%。本地化率升至60%,取代部分进口,组装周期缩短3个月。但八成零部件依赖美欧,参数与A320相当,里程仅5500公里,气动性和维保稍逊。 商飞公司从2008年立项,历时15年,舱宽更广,噪音隔绝优秀,观察窗更大。2025年C919下线助力C919机队,部件如蒙皮加工精度0.1毫米。虽非直接竞争A320neo,但复制高铁模式,产业链完善下,进口非因造不出,而是现阶段性能权衡。打破欧美垄断,在于逐步自主。
“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电视不如韩国,汽车不如德国,飞机不如法国,环境不如
纸上点将
2025-10-10 20:06:45
0
阅读:65
节奏
中国六边形战士[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