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朴素的人”在中国革命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用最朴素的样子,为我们打下了最硬核

屏风隔断相思 2025-10-09 22:17:15

“最朴素的人”在中国革命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用最朴素的样子,为我们打下了最硬核的江山,这群人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官气”,反而全是泥土的“土气”和书生的“文气”。 王震出身贫苦,最擅长和农民打成一片。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和老百姓聊上几句家常。战场上,他是冲锋在前的铁血将军;生活中,他却常常撸起袖子帮老乡修田埂、挑水。 有人劝他:“司令员身份贵重,不必事事亲力亲为。”王震哈哈大笑:“我们就是从土地里走出来的,离开土地,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徐海东素有“硬骨头将军”之称。他一生戎马,但对自己却极其简朴。红军长征途中,他患上严重的关节炎,疼得常常夜不能寐。 战士们劝他休息,他却倔强地说:“我能走一步,就绝不能让战士们抬我。”他的身影总是和普通士兵混在一起,粗布衣裳、草鞋蓬头,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将军。 萧克常说:“军人不能脱离百姓。”他在根据地经常下地干活,与老乡一同割麦子、打谷子。 有人记得,有一年冬天,他在雪地里和战士们一起推车运粮,满身泥水,手脚冻得发青,但脸上仍挂着笑容。 萧克说:“衣服脏了洗一洗,人心脏了可洗不净。要永远记住,我们是穷苦人家的儿子。” 他们虽然是将军、元帅,但骨子里都有一股“文气”。谢觉哉被称为“延安的活字典”。他在延安时期主持司法工作,常常拿着一本破旧的《大清律例》与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对比研究。 他穿着打着补丁的棉袍,蹲在窑洞口给农民讲法理,用最浅白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公道”。 罗荣桓身材不高,性情温和,是个典型的书生模样。 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在战场间隙读几页书。有人说他是“儒将”,因为他不爱高声呵斥,讲话慢条斯理,但却能把部队带得井井有条。战士们亲切地说:“跟着罗政委打仗,心里踏实。” 杨尚昆文雅谦和,酷爱写日记和读书。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仍坚持写下大量笔记,记录下革命队伍的艰难与希望。 他常常教育身边的年轻干部:“做革命工作的人,心要静,字要正,话要真。”这份文气,让人觉得他不是冷峻的政客,而是身边一位敦厚的长者。 罗瑞卿后来担任过公安部部长,但他从不摆官架子。在延安,他经常光着脚和战士们一起练刺杀,摔得满身泥土。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公安干部要像老百姓的靠山,不是老百姓的老爷。” 关向应身居高位,却一生简朴。他在部队里睡的就是粗糙木板床,常常与战士们合盖一床破棉被。 有人劝他改善生活条件,他笑着说:“我吃一碗窝头,和战士们一样香;我住窑洞,也能睡得着觉。”他的质朴和真心,让无数战士感受到平等和亲近。 肖劲光是水兵出身,后来成为共和国的海军司令。但他常常以“船老大”自居,讲话带着渔民的直爽。 他说:“海军就是一条大船,司令员就是船老大。老大要是只知道摆谱,那船迟早要翻。”于是,在海军队伍里,战士们都能直接向他反映问题,从不担心隔着层层官僚。 这群人,用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最质朴的行动。 他们穿的衣服,是打着补丁的粗布棉袄;吃的饭,是窝窝头、南瓜汤;住的地方,是透风漏雨的草棚或窑洞。 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枪林弹雨中顽强生存,在艰苦卓绝中砥砺前行。他们没有丝毫的“官气”,只有最接地气的“土气”和“文气”。 正是这股力量,让他们能够带领千千万万穷苦大众,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打造成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统帅,而是人民身边的“自家人”。 王震笑呵呵地蹲在田埂上,和农民讨论收成;徐海东忍着病痛坚持行军,只为不拖战士们的后腿;谢觉哉在窑洞里点着油灯,为老百姓写下“公道”的判词。 罗荣桓静静翻开书本,像一位课堂上的先生;关向应和战士们合盖一床破被子,夜里还要帮人掖掖角…… 这就是最朴素的人。 他们用泥土的厚重,换来江山的根基;他们用书生的文气,播下未来的文明。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屏风隔断相思

屏风隔断相思

屏风隔断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