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一艘20万吨的船,在美国单次停靠可能要收1000万美元!美国对中国下狠手,10月14日开始,精准打击中国造船业,关税大战再度升级,开始白刃战! 美国这一举措可谓用心险恶。此次精准打击中国造船业,提高关税等手段,无疑是想遏制中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势头。中国造船业近年来成绩斐然,技术不断革新,成本控制得当,在全球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巨大威胁。 从20万吨船高额的停靠费用就能看出,美国试图从各个环节增加中国船舶企业的运营成本。按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新规,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东及运营商的船舶每航次每净吨收取50美元,3年内还会逐年上涨,一艘20万吨级的船舶单次停靠费用算下来确实接近千万美元级别,这对频繁往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额外开支。 更别提美方还计划对中国的船岸起重机、集装箱运输底盘等港口设备加征最高100%的关税,等于从造船到港口配套全链条围堵。这种操作本质上就是用行政手段强行抬高中国造船业的出海成本,毕竟在公平竞争下,美国本土造船业早就没了还手之力。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可不是偶然,2024年的数据摆在那,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球占比分别达到55.7%、74.1%和63.1%,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里有14种都拿下了新接订单榜首。 更关键的是技术和成本的双重优势,中国是全球唯一同时能造航母、大型LNG船、大型邮轮这造船工业“三颗明珠”的国家,沪东中华把17.4万立方米LNG船的建造周期从40个月压缩到18个月以内,江南造船用数字技术让大型集装箱船建造时间减半。 成本上更是碾压,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美国船厂造一艘3600标箱集装箱船要3.33亿美元,中国船厂造同款只要5500万美元,美国造一艘船的钱够中国造六艘,这种差距让美国造船业根本没法在市场上竞争。 2024年中国船厂交付了1286艘新船,美国只交付28艘,还全是作业船和拖轮,连一艘远洋货船都拿不出来,年产能更是只有中国的1/232,这样的实力差距难怪美国要动歪心思。 美国造船业的衰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本土船厂不仅成本高,配套体系还极其脆弱,船用曲轴这类关键设备完全依赖进口,配套产品国产化率才41%。之前想拉拢日韩盟友帮忙重振造船业,结果韩国船厂订单排到了2028年根本没富余产能,日本也只能提供些管理经验,再加上《琼斯法案》规定国内航运船只必须本土建造,外来产能根本补不上缺口。 自身产业空心化解决不了,就想着靠贸易保护打压别人,这种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中国造船业的优势是实打实拼出来的,长江入海口20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上千家造船及配套企业,形成全球最大的产业集群,物流成本和协作效率都不是美国零散的船厂能比的,更别提中国在绿色船舶领域已经拿下78.5%的国际市场份额,卡塔尔能源集团“百船计划”里24艘全球最大LNG船全被中国船厂包揽。 这种打压不仅让中国船舶企业承压,更在反噬美国自身。之前美方最初计划收最高150万美元停靠费,结果300多个贸易团体集体反对,航运公司和议员直接爆发冲突,逼得美方不得不修改方案。 现在新规实施后,不少原本驶向美国的中国船舶已经改道欧洲,英国皇家特许出口与国际贸易协会都直言,美国消费者要为这种贸易干扰付更高的物价。 更有意思的是,美方还搞了个豁免条款,只要船东订美国造的船就能免3年费用,可美国船厂连订单都接不过来,这种豁免更像个空头支票。 中国外交部说得很实在,美国造船业的问题是过度保护导致的,把自己的短板归咎于中国,既没事实依据也违背经济常识。 3年后美方还要限制外国船舶运输LNG,可全球LNG船订单里中国已经占了30%,美国自己造不出还不让别人运,最后可能得让自家能源出口跟着受影响。 说到底,美国这套组合拳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是对中国造船业实力的变相认可。中国造船业从成本优势到技术突破,从规模效应到产业链完整度,早已不是靠关税就能遏制的。 美方想靠加停靠费、征高关税来保住本土产业,本质上是在破坏全球航运秩序和供应链稳定,最后大概率是既拦不住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反而让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买单,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操作,实在算不上高明。
美国商界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界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10月8
【208评论】【1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