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成龙以50万的年薪请陈德森当他的司机,但四年后陈德森却说:“大哥,我

微笑着前行 2025-10-08 21:25:53

1982年,成龙以50万的年薪请陈德森当他的司机,但四年后陈德森却说:“大哥,我不想再给你当司机了。”成龙气得20年不理陈德森。 ​陈德森刚给成龙当司机时,才二十出头,做事踏实又细心。 ​成龙拍戏忙,经常连轴转,有时在片场待十几个小时,陈德森就提前把车里的空调调好,备上温水和点心;成龙忘带剧本,他能连夜开车回公司取,从不抱怨; ​连成龙家人的生日,他都记在本子上,提前提醒成龙准备礼物。 ​时间久了,成龙越来越依赖他,不光让他开车,连一些私人事务都交给他打理,比如帮朋友送东西、对接工作细节,两人处得像兄弟一样。 彼时50万年薪在1980年代的香港堪称高薪,远超普通工薪阶层收入,陈德森却在事业稳定时提出离开,并非不知感恩,而是源于他藏在心底的电影梦。早在给成龙当司机前,陈德森就曾在片场打杂,目睹过导演调度镜头、演员诠释角色的过程,这份对电影行业的向往,并未因司机工作的安稳而消失。 跟随成龙的四年里,陈德森并未只做本职工作,他利用随成龙出入片场的机会,偷偷观察拍摄流程:记下导演如何与摄影师沟通光影,留意武术指导设计动作的逻辑,甚至在休息时主动帮场记整理拍摄笔记。这些积累让他愈发坚定——比起安稳的司机岗位,他更想在电影领域闯一闯,哪怕要从零开始。 当陈德森说出辞职想法时,成龙的愤怒并非毫无缘由。在成龙看来,自己给予陈德森高薪与信任,甚至将私人事务托付,已是兄弟般的情谊,而陈德森的离开仿佛是“半途而废”,让他觉得这份信任被辜负。加之当时成龙正处于事业上升期,频繁拍摄动作片,身边需要熟悉且可靠的人打理事务,陈德森的突然离开,也让他的工作节奏一度被打乱。 辞职后的陈德森,从电影行业最底层的助理做起,薪资远不及当司机时的零头,还常因经验不足被批评。但他从未退缩,白天跟着团队学习现场调度,晚上回家反复研究经典影片的镜头语言,甚至把当年给成龙当司机时记下的片场观察笔记翻出来,结合实际工作不断修正认知。这种韧劲,恰是他当年给成龙当司机时养成的踏实作风的延续。 1989年,陈德森凭借积累的经验,首次以副导演身份参与电影制作,虽未获得太多关注,却让他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此后几年,他陆续参与《天若有情》《新不了情》等经典影片的幕后工作,逐渐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直到1999年,他执导的《紫雨风暴》上映,凭借紧凑的剧情与细腻的人物刻画获得业内认可,才算真正实现了从司机到导演的跨越。 而成龙与陈德森的关系,也在时间推移中逐渐缓和。2000年后,两人在一次行业活动上重逢,此时陈德森已成为知名导演,成龙也看到了他在电影领域的坚持与成就。当陈德森再次提及当年辞职的缘由时,成龙终于理解了他的选择——那份看似“辜负”的离开,实则是对梦想的坚守。这次重逢后,两人不仅冰释前嫌,后来还在公益活动中多次合作,重现了当年的兄弟情谊。 从高薪司机到电影导演,陈德森的转型并非偶然。他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个人对梦想的执着,更折射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里,无数从业者凭借热爱与坚持实现人生跨越的缩影。这份在安稳中敢于突破、在低谷时不愿放弃的精神,即便放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40

猜你喜欢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