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枚,代码里都写死了,改不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这2100万枚其实永远挖不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听起来像个悖论,但这正是中本聪设计里最精妙的地方,比特币的产出机制就像切蛋糕,每隔四年就把剩下的那块对半切,切完再切,无穷无尽地切下去。 2009年刚诞生时,挖一个区块能拿50枚币,那会儿用家里的破电脑就能干这活,到了2024年,经过四次减半,现在只剩3.125枚了。 按这个节奏往下走,理论上要等到2140年才能接近那个2100万的上限,可实际上呢?那时候每个区块的奖励可能只剩下零点几枚,甚至更少,就像拿放大镜在地上找针,找是能找,但谁愿意花那个力气? 说起来讽刺,比特币当年打的旗号是去中心化、反通胀,想让普通人摆脱银行和政府的控制,可你看看现在,整个游戏早就变味了,挖矿这事儿已经不是当年那种草根创业的浪漫故事,而是彻头彻尾的资本游戏。 全球算力冲到831 EH/s,每秒能算831万亿次,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家电脑开一万年也追不上人家专业矿场一秒钟的工作量。 那些大矿场建在沙漠里,建在水电站旁边,成千上万台矿机日夜轰鸣,吞噬着天量的电力,有人算过账,在美国挖一枚币光电费就得烧掉近两万美元,这还不算设备折旧和人工成本。 更扎心的是,这场军备竞赛根本停不下来,你今天买了最先进的3纳米矿机,过两年就得淘汰,因为全网算力在疯涨,挖矿难度也跟着飙升。 2025年的难度系数已经涨到123T,意思是你得连续猜对123万亿次才能打包一个区块,小矿工早就被挤出局了,现在70%以上的新币都被前十大矿池垄断,那些曾经憧憬着靠挖矿实现财务自由的散户,最后发现自己连汤都喝不上。 比特币的价格走势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收割史,2017年因为日本承认它合法地位涨了一波,2020年因为大公司囤币又涨了一波,2023年美国批准ETF再涨一波。 可2022年那次暴跌呢?从6.8万美元腰斩到1.6万美元,那些喊着"数字黄金"的人全哑巴了,你见过黄金一天跌20%吗?比特币天天这么玩,还好意思说自己是避险资产。 最玩味的还在后头,等到2140年附近,区块奖励几乎归零的时候,矿工靠什么活?答案是交易手续费,可现在手续费占挖矿总收入才1.78%,根本不够塞牙缝。 想让矿工继续干活,手续费就得涨上天,可那时候谁还愿意用一个转账比买东西还贵的支付工具?这个死循环怎么破,没人知道。 中本聪当年设计这套系统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会演变成今天这样,他想创造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结果现在华尔街的大鳄们拿着ETF把它变成了金融衍生品。 特斯拉买卖几下就能掀起市场波澜,各国政府也纷纷下场,中国直接禁了,美国却当成战略资产圈起来监管,所谓的去中心化,最后还是逃不开权力和资本的手掌心。 站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往回看,比特币更像是一场社会实验,它用代码构建了一个人造的稀缺性,用算法模拟了黄金开采的递减规律,然后让全世界的人为这场数字游戏疯狂,有人因此暴富,更多的人血本无归。 那个永远挖不完的2100万枚,与其说是技术设计,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深处对财富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焦虑。 当矿机的轰鸣声在荒漠中回响,当一行行代码在服务器里运转,我们或许该问问自己:这场数字淘金的尽头到底是什么?是那个永远触及不到的2100万枚,还是我们在追逐过程中逐渐迷失的初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比特币第三次减半 牛市还在后头?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枚,代码里都写死
如梦菲记
2025-10-08 14:45:53
0
阅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