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10月14日起,凡是驶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运营船舶、中国建造船舶及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要额外收取费用。 就说这收费细则有多“鸡贼”吧,中国船舶按净吨位算,起步每吨50美元,三年后涨到140美元;汽车运输船更狠,每辆车收150美元,一艘2000车位的船就得交30万。 但集装箱船开始玩起了“双标”,按净吨或集装箱数哪个贵收哪个,1.3万TEU的船跑一趟得交840万,比最初提案翻了8倍。 可美国忘了,2025年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占全球67.6%,手持订单2.3亿载重吨占64.3%,订单排到2029年,掐中国船等于掐自己的供应链。 洛杉矶港2024年靠中国船舶运进的电子产品占比达68%,长滩港43%的汽车进口靠中国造运输船,这费一收,码头工人怕是要闲着数集装箱玩了。 汽车业首当其冲,美国每年进口2200亿美元汽车,出口才600亿,日韩对美出口近300万辆车,10%靠外国运输船。 挪威WalleniusWilhelmsen靠亚洲车企订单吃饭,收费后紧急调整运力,股价跳水,CEO忙着跟客户重算账。美国本土汽车销量常年高于产量,进口车成本每辆要多掏2000美元,等于给车主加“霸权税”。 底特律经销商算过,丰田凯美瑞从日本运到美国,用中国造运输船成本1800美元,换美船得花5200美元,这差价谁出?最后还得消费者掏腰包,难怪密歇根州的汽车经销商联名写信骂政府“瞎折腾”。 但中国早备好了后手,9月底修订海运条例,谁跟美国损害中国船利益就反制,还给受损船东补贴。 钱凯港和中欧北极航道早通了,实在不行绕路走,美国港口没了中国船,堆在码头的大豆、小麦怕得烂掉——美国特意豁免运农产品的空散货船,简单来说农民离不开中国市场,收费还得给粮食出口留缝。 可美国造船业早成了“纸老虎”,80年代就没了竞争力,现在想靠收费逼车企用美船,等于让骆驼钻针眼。 全球90%船舶中国造,美国港口岸桥起重机都靠中国,之前想加100%关税,业内直接炸锅,八台起重机交3亿关税,上哪找替代? 更打脸的是LNG运输船,美国要求逐步用美造,可2025年美造LNG船运力连1%都凑不齐,到2035年目标4%更是天方夜谭,最后还得求中国船企。 休斯敦能源公司私下签中国船运合同,被政府发现后狡辩“临时应急”,可应急合同一签就是五年,这吃相太难看。 而跟着美国起哄的外国船企也倒霉,日韩汽车运输船运营商首当其冲,对美出口若降20%,全球运力跌2个百分点。 韩国现代商船刚订5艘中国造汽车运输船,收费后每趟多花几百万,只能找中国船企协商分担成本,这哪是打压中国,分明是给全球航运添乱。 鹿特丹港务集团算过,中国船若减少20%挂靠,港内仓储、物流企业要失业3.2万人,欧洲供应链跟着打喷嚏,难怪德国汽车协会发声明,让美国“别拖欧洲下水”。 归根结底,美国这算盘打错了地方,中国船舶停美国港次数多,但美船在中国港口业务量也不小,中国若搞穿透性制裁,美控股船公司都得遭殃。
有什么事是你去了美国才知道的?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