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营长缴获一件日军大衣,觉得材质不错,便送给杨成武。谁料,杨成武接过一看,脸色大变:“全军戒备,准备打一场恶战”。 1939年11月初,河北涞源那边,刚下过一场雪,冷得人直哆嗦。杨成武指挥的一分区部队,在雁宿崖和日军干了一仗,打得不错,算是个小胜仗。打扫战场嘛,是战士们最开心的事儿,能补充点弹药,改善下伙食,运气好还能弄点御寒的衣物。 当时,有个营长是个实在人。他在战利品里翻到一件日军呢子大衣,质量是真好,面料厚实,针脚细密,比咱们八路军自己做的土布棉衣强了不知道多少倍。那会儿根据地条件艰苦,战士们冬天都穿着单衣,冻得手脚生疮是常事。营长心想,这么好的衣服,自己穿太浪费了,得给首长送去,杨司令日夜操劳,得保重身体。 于是,他乐呵呵地抱着大衣就去找杨成武了,跟献宝似的:“司令,您看这料子,小鬼子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您快穿上试试!” 杨成武当时正在地图前琢磨事儿,接过大衣,入手确实感觉不一样,挺沉的。可他没急着上身,而是习惯性地翻了翻口袋,又仔细看了看领口。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凝固了,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脸色“唰”地一下就白了。 周围的人都给整蒙了,一件衣服而已,至于吗? 杨成武没多解释,只是把大衣往桌上一拍,声音不大但极有分量地说了句:“马上通知下去,部队一级战备,准备打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仗、恶仗!” 营长傻眼了,这到底是咋回事? 大家凑过去一看,才发现大衣内衬的口袋上,用丝线工工整整地绣着几个汉字:“阿部规秀”。 “阿部规秀”是谁?在当时,普通战士可能不知道,但杨成武这个级别的指挥员,脑子里那张敌军指挥官的名单可是记得滚瓜烂熟。阿部规秀,日本陆军中将,是当时日军驻蒙疆混成第二旅团的旅团长,号称“名将之花”,在山地作战方面特别有一套。 杨成武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第一,阿部规秀本人,一个中将级别的“大鱼”,就在我们这片区域活动。他的旅团,是日军的精锐,战斗力非常强。第二,我们刚刚打的雁宿崖战斗,虽然赢了,但肯定也把这条“大鱼”给惊动了。按照日军“爱面子”、报复心极强的德性,丢了高级将领的军用品,甚至可能认为将领本人遭遇了不测,他们绝对会疯了一样地扑过来报复。 这件大衣,在营长眼里,是保暖的战利品;但在杨成武眼里,它是一封来自敌军总部的“战书”,而且是加急的。它清清楚楚地告诉杨成武:一支强大的、由名将指挥的日军主力,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而且他们马上就要来了。 接下来的事,就更显出杨成武的胆识和谋略了。 他没有选择被动防御,等着敌人找上门来。他判断,阿部规秀吃了亏,必然会沿着我们撤退的路线追过来。于是,他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将计就计,给阿部规秀再挖一个更大的坑,就在黄土岭! 黄土岭这地方,两边是高山,中间一条狭长的沟谷,是典型的“口袋”地形,非常适合打伏击。杨成武迅速调兵遣将,把一分区的几个主力团全都埋伏在了黄土岭两侧的山上,炮兵阵地也精心选择了最佳的射击位置。同时,派出一支小部队,故意暴露行踪,引着阿部规秀往“口袋”里钻。 果不其然,阿部规秀气势汹汹地带着一千五百多名日军精英追了过来。这位“名将之花”确实有两把刷子,一路上非常谨慎。但他太自负了,根本不相信土里土气的八路军,敢跟他这个陆军中将玩什么花样。 当他的部队全部进入黄土岭的伏击圈后,杨成武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山上的八路军战士们,轻重机枪、手榴弹,像冰雹一样砸了下去。日军瞬间被打蒙了,在狭窄的沟谷里挤成一团,成了活靶子。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我军的观察哨发现,在沟谷一处独立的小院里,有几个日军军官模样的人正举着望远镜指指点点。杨成武当即判断,那很可能就是阿部规秀的指挥所! 他立刻命令炮兵连连长杨九坪,调来我们当时最好的武器——一门迫击炮,对准那个小院,就给我狠狠地打! 几发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地在小院里炸开了花。没过多久,日军的阵脚就彻底乱了,开始拼命突围。后来我们才知道,其中一发炮弹,正好把不可一世的阿部规秀送上了西天。 一名日军陆军中将,在中国战场的敌后根据地被八路军的迫击炮击毙,这在当时是轰动性的大新闻。日本陆军省都为之震动,称之为“自建军以来未有之奇辱”。而我们延安的《新中华报》则评价说:“这是八路军抗战以来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1939年,八路军营长缴获一件日军大衣,觉得材质不错,便送给杨成武。谁料,杨成武
梦里水乡谣轻
2025-10-08 00:32:36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