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网10月6日写道:“黄仁勋警告,中国在芯片开发上只比美国‘落后几纳秒’

天天纪闻 2025-10-07 14:48:03

BBC中文网10月6日写道:“黄仁勋警告,中国在芯片开发上只比美国‘落后几纳秒’。英伟达对BBC表示:‘竞争无疑已经到来。’”   要是拿具体工艺参数来说,中芯国际刚能用DUV光刻机搞出7nm级别的N+2工艺。台积电的3nm已经量产快两年了,2nm也进入了试产阶段。这中间差的可不是毫秒级的差距,更像是马拉松里领先者跑过了30公里,咱们刚到25公里的位置。   美方手里还握着EUV光刻机这把"金钥匙",咱们暂时还没摸到门路,这就好比人家穿专业竞速鞋,咱们还穿着训练鞋赶路。   但换个角度看,中国芯片产业的进步确实让美方坐不住了。中芯国际的7nm芯片虽然良率和成本拼不过台积电,但已经能满足国内90%以上的成熟制程需求。   汽车芯片、物联网设备这些刚需品,总算不用全指望进口。更关键的是材料领域,咱们去年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后,韩国半导体企业立马慌了神。他们79.4%的稀土类金属都从中国进口,这些材料就像马拉松选手的能量胶,断供了根本跑不动。   有意思的是,2025年4月咱们又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加了管制。韩国三星、LG这些企业还想当中间商,把中国稀土加工成零部件卖给美国军工。结果咱们用"稀土化学指纹"技术一溯源,所有猫腻都现了形。   中方直接祭出二级制裁,要求韩企立刻停止违规出口,否则就断供稀土加封杀市场。三星每年从中国买15亿美元稀土,真断供的话每月得损失12亿美元产能,固态电池研发也要推迟3年,这后果他们根本扛不住。   美方的反应比预想中更激烈。2023年10月他们就升级了出口管制,不光先进芯片和设备不准卖给中国,连相关技术人员交流都卡得死死的。他们想把咱们锁在成熟制程里,就像马拉松比赛中故意挡路。   但这招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黄仁勋今年七月就说"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市场",英伟达的AI芯片少了中国客户,业绩得打对折。更讽刺的是,美方一边喊脱钩,一边90%的稀土材料还得从中国进口,这种矛盾劲儿让盟友都看懵了。   咱们的反制走的是精准路线。除了稀土管制,在成熟制程领域搞起了"农村包围城市"。中芯国际把28nm工艺做得风生水起,比亚迪的车规级芯片自给率已经超过60%。   韩国媒体最近急得跳脚,说他们半数以上核心产品依赖中国进口,半导体原材料更是被卡了脖子。这其实说明全球芯片供应链早像拔河绳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方想单方面切断,最后只会自己摔跟头。   跑马拉松最忌讳跟着别人节奏乱了阵脚。中国芯片现在走的是三线并进的路子。先把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做稳,这是保证营收的压舱石。再在BCD功率芯片、射频芯片这些特色工艺上找突破,这些细分市场台积电还没完全垄断。   最后咬着牙研发先进制程,就算暂时用不上,技术储备也不能落下。2025年国家科技支出预算3981亿,增长10%,这些钱都要砸在设备、材料这些卡脖子环节上。   但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就像马拉松选手需要补给团队,中国芯片也得在全球产业链里找合作伙伴。荷兰ASML虽然不能卖EUV,但DUV设备还在正常供应。韩国SK海力士就算受美方压力,也不敢真断了中国市场的内存供应。   咱们的核心基础材料自给率现在才23%,离2025年70%的目标还有距离,这生态短板得靠产学研一起补。   说白了,黄仁勋的"几纳秒"警告更像声发令枪,提醒大家这场科技马拉松进入了关键阶段。美方想靠封锁拉开差距,咱们在突围中找机会。   华为Mate60 Pro搭载国产芯片横空出世,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这就像沙特最终明白美国保护靠不住,转头找巴基斯坦结盟,全球芯片产业的力量对比也在悄悄变化。   最后谁能笑到最后,看的不是一时领先。毕竟马拉松冠军从来不是一开始冲在最前面的人。   中国芯片产业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节奏,把每一步都踩稳,在自主创新和全球协作之间找到平衡。等到咱们的材料自给率提上来,设备短板补上去,那时候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0 阅读:53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