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材培训从“灌输”走向“共鸣”——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教材培训的成效,不应只看传递了多少知识,更要看能否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从实践案例中可清晰看到:将培训理念从“知识灌输”转为“思想共鸣”,推动角色、形式的关键转变,才能让教材培训真正成为连接编写端与使用端的“纽带”,提升教材服务质量与育人实效。 “思想共鸣”是培训破局的核心逻辑。一线教师身处教学最前沿,积累了大量鲜活的实践智慧。教材培训若仍以“专家灌输知识”为核心,容易让教师陷入“被动接收”的状态。唯有尊重教师的实践智慧,以平等姿态开展深度对话,才能让培训成为“思想碰撞场”——编写者分享教材设计意图,教师反馈教学中的真实困惑与创意做法,双方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才能被真正激发,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角色转变为培训赋能搭建“安全场域”。教材编写者从“无所不知的专家”转变为“善于倾听、提问和引导的教研主持人”,是培训生态优化的关键一步。当编写者放下“权威”姿态,以“同行者”的身份与教师对话,教师会更有勇气表达真实想法——比如对某一数学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提出不同意见,或分享自己设计的趣味教学案例。这种“安全对话场域”的构建,让培训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共创”,编写者能更精准把握教材使用中的问题,教师也能在交流中深化对教材的理解。 模式创新让培训辐射更广泛的群体。“深度对话+问题驱动”的线上直播模式,兼具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优势。将培训从“发布会”式的单向宣讲,转为“恳谈会”式的互动交流,能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比如围绕“如何让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生活”这一问题,编写者与一线教师在线上展开讨论,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教师都能分享经验、提出建议,这种良性互动能从根本上推动教材优化,让教材更贴合教学实际,更好地服务于育人目标。 简言之,教材培训的升级,本质是从“知识传递”向“关系构建”“文化共创”的转变。当培训成为编写者与教师思想共鸣的平台、专业成长的助力,教材才能真正在课堂中释放最大的育人效能。
让教材培训从“灌输”走向“共鸣”——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教材培训的成效
特级钱守旺云
2025-10-06 18:49:2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