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战斗的胜利,他用自己的身躯死死顶住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他就是老山一等功臣

平蓝皮蛋 2025-11-28 08:31:55

为了战斗的胜利,他用自己的身躯死死顶住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他就是老山一等功臣李良栋烈士。 1984年的老山,是用鲜血浸透的战场。亚热带雨林里,蚊虫比子弹还难缠,潮湿的战壕能泡烂裤腿,而越军精心构筑的“地堡群”更是致命陷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暗堡里,轻重机枪交织成死亡火力网,每往前推进一米,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李良栋所在的连队,接到的正是攻克老山主峰东侧“54号高地”的任务,这个高地被越军称为“铜墙铁壁”,暗堡多达17个,工事与坑道相连,俨然一个地下迷宫。 谁也没想到,这个来自陕西农村的小伙子,会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参军前,李良栋是村里出了名的“倔娃”,18岁那年,邻居家的收音机里播报边境冲突的新闻,他攥着刚割完麦的镰刀,当晚就跟父母说要去参军。“国家遭难,我不能在家待着”,这句朴实的话,成了他入伍时最坚定的誓言。新兵连里,他练射击能趴在泥地里一整天,练爆破时反复琢磨导火索燃烧速度,战友们都说他“对自己太狠”,他却笑着说:“多练一分,战场上就多一分胜算,就能少让战友流血。” 战斗打响那天,炮火撕裂了黎明。李良栋所在的突击班冲在最前面,刚突破第一道铁丝网,就被三号暗堡的火力压制。两名爆破手先后冲上去,都倒在了血泊中。越军的机枪像疯了一样扫射,子弹打在石头上迸出火星,班长急得双眼通红,李良栋猛地拽出背包里的炸药包:“我上!”他匍匐前进,身上的迷彩服被树枝划得破烂不堪,手臂被弹片划出深深的口子,鲜血顺着指尖滴在泥土里,他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靠近暗堡时,意外发生了——炸药包的支架被炮弹碎片砸坏,无法固定。如果松手,炸药包会滚下坡,之前的牺牲就全白费了;如果等战友送支架,整个突击班都会被火力封锁,错过进攻时机。李良栋没有丝毫犹豫,他张开双臂,用胸膛死死顶住炸药包,另一只手拉开了导火索。“班长,照顾好我爹娘!”这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 轰的一声巨响,暗堡被炸开一个大洞,火光冲天。战友们借着烟尘冲锋,攻克了54号高地,可那个总是笑着说“多练一分”的小伙子,却永远留在了那片雨林里。清理战场时,战友们在暗堡废墟中找到他的遗物:一本磨破了皮的笔记本,里面写着“军人的使命就是守护”,还有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他穿着新军装,笑得格外灿烂。 战后,部队为李良栋追记一等功,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当烈士的抚恤金和证书送到他老家时,他的母亲捧着照片哭晕过去,父亲红着眼眶说:“娃没给咱丢人,没给国家丢人。”如今,老山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尽,54号高地上矗立起英雄纪念碑,每年都有退役军人和青少年来这里祭奠,有人会带上一瓶陕西的黄土,撒在纪念碑前——那是李良栋家乡的味道,是他用生命守护的土地的芬芳。 总有人说,和平年代不需要英雄。可他们忘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正是无数个李良栋用血肉之躯换来的。老山战役中,有太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把青春和生命永远定格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他们或许没留下惊天动地的名言,却用最壮烈的方式,诠释了“保家卫国”这四个字的重量。 现在的我们,不用面对枪林弹雨,不用在生死之间做抉择,但英雄的精神永远不能忘。那些嘲笑英雄、质疑英雄的人,该好好想想:如果没有李良栋们的牺牲,我们能安稳地工作、生活、享受和平吗?英雄的事迹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灯塔,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
平蓝皮蛋

平蓝皮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