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过去了,泽连斯基为了乌克兰四处奔波,但上个星期五,他终于公开表示,乌克兰从今天起,将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么失去尊严,要么失去合作伙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四年时间足以让一片土地经历沧海桑田,而对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来说,这段岁月更像是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2019年他带着喜剧演员的光环走进总统府时,大概不会想到自己将面对如此沉重的剧本。 上个星期五,当他再次站在镜头前,脸上早已褪去了当初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刻在眉宇间的疲惫。他用沙哑的嗓音向国民坦言:乌克兰正站在十字路口,必须在尊严与合作伙伴之间做出选择——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关心这场战争的人心上。 这场艰难抉择的背后,是整整四年硝烟弥漫的拉锯战。从赫尔松郊外泥泞的战壕到哈尔科夫被炸毁的居民楼,乌克兰军民在长达1200多公里的战线上与俄军展开着惨烈的消耗战。 去年秋天哈尔科夫反攻的欢呼声犹在耳畔,但战场形势就像第聂伯河的水位,总在涨落之间反复。前线士兵们曾在电话里对家人说“我们像树根般扎在这片土地”,可现在这些树根正在弹药短缺的阴影下渐渐枯萎。 战争这把火不仅烧焦了田野,更将乌克兰几十年建立的工业骨架熔成了废铁。第聂伯河畔的钢铁厂曾经昼夜不停地吞吐着矿石,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哈尔科夫的坦克工厂在苏联时代能月产数百辆装甲车,现在连维修战损装备都要排队等待境外零件。 有位在扎波罗热经营农机厂二十年的老板苦笑着比喻,他的工厂就像被拆零卖的汽车,“能出口的零件都换成了防空导弹,剩下的生锈铁皮连乌鸦都不愿落脚”。 美欧的援助原本是维持战争机器的输血管道,可这条管道如今却像老旧的暖气管般发出危险的异响。华盛顿国会山里,共和党议员们三个月内第六次把军援法案摁在表决环节,有位资深议员私下吐槽“这比修自家栅栏还费劲”。 而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承诺的百万发炮弹至今还有三十万发躺在各国仓库里“等待物流协调”,这个词汇在基辅听来格外刺耳。 更让泽连斯基团队寝食难安的是,西方伙伴最近开始在会议室里递来带着墨香的新方案。有外交官在烛光晚餐时委婉建议,不如考虑“冬季停战”模式——这个源自滑雪术语的词,翻译过来就是让战线在严寒中冻结。 德国某智库的地图上已经用虚线标出了可能的停火分界线,那走势就像道缝合伤口的粗线,将15%的国土永远留在了界线另一侧。 与此同时,布鲁塞尔的会议室里正在上演另一场战争。欧盟官员们为是否启动乌克兰入盟谈判吵得面红耳赤,匈牙利代表第五次举起否决牌时,有外交官忍不住摔了文件夹。这种场景与前线士兵在泥泞中坚守的画面形成残酷对比,仿佛两个平行世界。 更值得玩味的是大西洋两岸的温差。华盛顿刚通过临时拨款法案避免政府停摆,但对乌援助条款像玩偶般被塞进不同法案里来回拉扯。 而莫斯科红场最近却新开了家重型装备展览馆,缴获的西方坦克被擦得锃亮展出,这种无声的炫耀比任何宣传稿都更具冲击力。 现在泽连斯基面对的,是道比四年前任何喜剧剧本都复杂的难题。有分析人士比喻,这就像同时下三盘棋:既要在前线维持均势,又要在外交场守住底线,还得在国内保住民心。 他最近视察部队时,士兵们注意到总统总在揉右手手腕——那是长期签署阵亡通知落下的职业病。 随着又一个寒冬降临,第聂伯河开始凝结薄冰。基辅独立广场上的帐篷医院里,医生们发现伤员伤口愈合速度比夏天慢了许多。 这种季节性的变化仿佛某种隐喻:在国际政治的热度逐渐消退时,战争中最基本的生存命题正变得愈发清晰而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