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苏杰生要求上合组织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这话说出来,不少人都有点懵—

小茹吖 2025-11-27 21:25:17

印度外长苏杰生要求上合组织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这话说出来,不少人都有点懵 —— 上合组织成立这么多年,一直用汉语和俄语当官方语言,各个成员国也都认可这套沟通体系,怎么突然就提这要求? 再回头看看印度自己的情况,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印度总把 “大国” 挂在嘴边,可连个统一的官方语言都没搞定。 翻开印度宪法就知道,里面明明白白承认了 22 种语言,这在全世界的主权国家里都实属罕见。 日常交流中,印地语虽然用的人多,但也只覆盖了全国 40% 左右的人口,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等地区,当地人压根不买账,坚持用自己的母语交流。 有印度网友吐槽,在首都新德里的菜市场里,卖菜的大叔可能说印地语,买菜的阿姨说旁遮普语,讨价还价都得靠手势比划,更别说复杂的商业合作和政务沟通了。 印度不是没尝试过推广统一语言。上世纪 50 年代,政府就想把印地语定为唯一官方语言,结果刚一提议就引发了南部地区的大规模抗议。 泰米尔纳德邦的民众直接上街游行,喊出 “宁死不学印地语” 的口号,最后政府只能妥协,把英语也列为 “副官方语言”,这才平息了事态。 可这一妥协,就把语言问题拖了七十多年,至今没能解决。 现在印度反倒要求上合组织改官方语言,这背后的小心思其实不难猜。 上合组织的成员国里,俄罗斯、中国是核心力量,汉语和俄语作为官方语言,既符合成员国的实力格局,也兼顾了历史和文化因素。 印度 2017 年才加入上合,这些年一直想在组织里提高话语权,把英语拉进来,本质上是想借着英语的 “国际通用语” 身份,给自己争取更多表达空间。 可这提议根本不切实际。上合组织的官方语言选择,从来不是看哪种语言 “通用”,而是看成员国的核心利益和实际需求。 汉语背后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基数,俄语则关联着俄罗斯的地缘影响力,这两种语言对应的是上合组织的根基。 英语虽然在国际上使用广泛,但上合成员国里,除了印度,没几个国家把英语当作母语或官方语言,真要改了,反而会增加沟通成本。 再说说印度自己的英语水平,也没到能支撑这个提议的程度。 虽然印度常被称为 “英语人口大国”,但真正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其实只有不到 10% 的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的精英阶层。 农村地区的普通人,别说用英语交流,就连看懂英文标识都费劲。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国内对英语的态度本身就分裂。北方的保守派认为,英语是殖民时期的 “遗留产物”,应该彻底摒弃。 南方的部分群体则觉得,英语能帮他们摆脱印地语的 “霸权”,反而更支持保留英语的地位。 这种内部都没达成共识的情况,印度却想让上合组织跟着改,未免有点本末倒置。 印度想在国际组织里提升话语权,这本无可厚非。但提升话语权的关键,是靠自身的实力和贡献,而不是强行改变规则。 上合组织需要的是能促进合作的提议,比如加强区域反恐合作、推进贸易便利化等,而不是这种脱离实际的语言诉求。 说到底,语言只是沟通的工具,能让合作更顺畅的工具才是好工具。 上合组织现在的官方语言体系,已经被证明是高效、实用的,没必要为了满足印度的一己之私而改变。 印度与其盯着上合的官方语言,不如先搞定自家的 22 种语言,等啥时候能实现国内语言的统一,再提类似的提议,或许还能让人信服几分。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