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珠海,一男孩捡到一条漂亮的手镯,上面全是钻石,开心的给了妈妈。 妈妈接过手镯看了看,直接放进包里带着孩子离开了。 这件事被监控拍下来后,在网上吵翻了天,有人说这妈妈是故意的,也有人觉得可能就是没当回事。 事情发生在上周末的珠海,那天正好下着大雨。 失主从商场出来的时候,风太大把伞吹翻了,伞骨撞到手腕,手镯一下子就掉地上了。 当时雨下得急,她没注意,等到晚上回家才发现手上空空的,赶紧报了警。 这手镯是卡地亚的满天星款式,店里卖差不多40万,而且对失主来说还有特殊意义,据说是戴了好多年的生日礼物。 监控里能看到男孩在丢东西的地方转了差不多3分钟,盯着地上的手镯看了好几眼才捡起来,然后跑去找妈妈。 妈妈拿到手镯后就扫了一眼,随手放进包里,拉着孩子快步离开了商场。 当时商场保安其实注意到他们有点不对劲,但因为不确定那是什么东西,也就没拦着。 警察调监控的时候,这一段看得清清楚楚,48小时后就联系媒体帮忙找人了。 失主后来通过记者说,只要能把手镯还回来,她不追究责任,毕竟纪念意义比钱重要。 这话一说,网上更热闹了。 有人翻出《刑法》第270条,说这已经算侵占罪了,40万够判刑的;也有人觉得,可能妈妈根本不知道这手镯值这么多钱,毕竟一个普通家长哪能一眼认出几十万的首饰呢。 这事从法律上看一点不含糊。 《民法典》第314条明明白白写着,捡到东西要么还给失主,要么交给警察。 要是故意不还,就可能触犯刑法里的侵占罪。 不过话说回来,7岁孩子哪有什么价值概念,关键还是家长的处理方式。 当时要是问问商场工作人员,或者直接报警,后面这些麻烦事都不会有。 类似的事其实不少见。 去年深圳有个小学生捡到30万的黄金项链,直接交给了派出所,学校还给他发了德育奖状。 但成都也有个人捡到20万的手表不肯还,最后被判了6个月拘役。 公安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拾金不昧的比例大概是68%,但超过10万的大额物品归还率就掉到41%了,看来钱越多,人心越容易动摇。 现在很多商场都开始用智能监控系统,像北京SKP今年就试点了AI失物追踪,东西一丢系统就能自动提醒保安。 学校也该多讲讲这些事,比如用情景剧教孩子怎么处理捡到的东西。 社区里贴点《民法典》的宣传海报,让大家知道不还东西真的会犯法,别总抱着“不知道就没事”的想法。 国外有些做法其实值得参考。 日本法律规定失主得给拾金不昧的人5%到20%的报酬,去年东京的归还率达到83%;德国更严格,捡到东西24小时内必须上交,不然最高能判一年刑。 咱们要是能把道德教育和制度激励结合起来,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这件事就像面镜子,照出了家庭教育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男孩捡手镯可能就是觉得亮晶晶的好看,但妈妈的一个决定,就把小事变成了全网讨论的话题。 失主那句“不追究责任”挺让人感慨的,希望这家人能早点把手镯还回去,别让孩子从小就觉得捡到东西可以随便拿走。 说到底,法律是底线,道德是追求。 学校多教点规则,家长做好榜样,社区普及点法律知识,大家都这么做了,丢了东西才能安心等着它自己回来。


狄衍
都知道《子贡赎人》的典故,却光让人拾金不昧,从来不在制度上制定对拾金不昧者的奖励规则
魑魅妖妖 回复 11-28 11:49
这个不好搞啊!就怕某些人明明是偷的东西却说是捡的。
用户17xxx72
捡的,不犯法。失主找来,还回就是了
东东
除非不捡,捡了就是一堆麻烦事。
安静 回复 11-28 16:06
捡起来,扔垃圾桶,还会有表扬
冷眼旁观看世界 回复 安静 11-28 16:44
要么不捡,要么捡了上交或者妥善保管,失主找来了可以要求一定的保管费用。但是你扔进垃圾桶就要负法律责任了。
爱已成歌
捡到的,必须给失物价值10%的作为奖励才合理。。
King 回复 11-28 16:23
咱们的想法一样啊,我也觉得奖励丢失物品价值的10%比较合适。就当是保管费了,特别是高价值物品,太考验人性了。
goodgood 回复 King 11-28 17:30
这不是奖励,这是保管费保护费,保护他免损伤
用户14xxx75
我有时候也能捡点啥,拿手上看一会儿,就又扔掉了,谁特么知道那玩意儿多少钱?
大吉利
这么贵重的东西这么的不保重,分明就是钩鱼犯罪。
爱谁谁
内心毫无波澜,四十万买个镯子的家庭的事,咱是管不了的
啊秋歌77
捡到的,光说不追究责任,10%的保管费是只字不提
用户13xxx55
纯胡说八道,失主从商场出来下着雨,小孩捡到给妈妈,妈妈赶紧从商场出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