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担心:上海离日本、台湾都那么近,万一中日开战,上海是不是最先挨打?    

阿皮历史库 2025-11-27 10:50:29

不少人担心:上海离日本、台湾都那么近,万一中日开战,上海是不是最先挨打?     上海的地理位置特殊,既是沿海开放的前沿,也是直面东海方向的重要节点,这种位置让它在和平时期成为连接内外的经济枢纽,也让它在极端情况下成为大家眼中的“风险前沿”。     但中国从不是被动接受地理格局的国家,这些年的国防建设早就把这种地理特点考虑进去了,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对体系。     根据国防白皮书的明确表述,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领域,而且位居首位,这意味着咱们对海上方向的安全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海军的战略要求也早已升级为“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     这可不是简单的防守,而是既要守住家门口,又要具备在远海维护利益的能力。     这种战略转变背后,是海军作战力量体系的全面升级,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和岸防部队五大兵种形成合力,构建起合成多能高效的作战体系。     咱们平时能看到海军在亚丁湾护航,在相关海域常态化战备巡逻,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力体现,而上海作为东海方向的重要支撑点,本身就处于这套防御体系的核心覆盖范围之内,不是孤立无援的孤城。     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单纯比距离的时代了,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谁能更早发现威胁、更快组织反击,谁就掌握主动权。     咱们的东部战区作为应对东海和台海方向的重要力量,常年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从公开的信息来看,东部战区的海空力量常态化开展演训,无论是舰机协同巡逻,还是联合防空演练,都是在不断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而且咱们还有完善的预警监测体系,从太空的卫星到海上的舰艇,再到陆地的雷达,形成了全方位的监控网络,任何异动都很难逃过这套体系的眼睛。     更重要的是,咱们的国防政策虽然是防御性的,但防御不代表被动挨打,白皮书里明确提到要“做好应对武装冲突和突发事件准备”,把军事斗争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准备。     这意味着咱们不仅有防守的底气,还有反击的能力,真要是有人敢对上海动手,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能不能承受咱们的反击,毕竟现代战争里,攻击方要付出的代价远比过去大得多。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安全防护早就不只是军事层面的事,而是融入了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     从政府公开的应急管理体系来看,上海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无论是防空防灾还是物资储备,都有具体的部署,平时大家可能没太留意,但城市里的应急避难场所、物资储备仓库、交通疏散通道等设施,都是为极端情况做的准备。     而且上海不是孤军奋战,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里,早就包含了安全保障的协同机制,一旦有情况,周边地区的资源可以快速调配支援,形成区域联动的防护网络。     这种协同能力不是临时拼凑的,而是长期规划和演练形成的,比如长三角地区的应急演练经常会涉及跨区域支援科目,这背后就是“全国一盘棋”的安全理念,上海的安全从来都不是上海自己的事,而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部分,有全国的力量做后盾。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