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近期,印度游客在华的几起不文明行为接连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质疑对外国游客的管理是“包容”还是“纵容”,这一话题也迅速冲上社交平台热搜。 先看上海地铁的一幕:11月25日,多名印度籍游客在上海地铁2号线车厢内食用带咖喱味的馅饼、手抓饭,刺激性气味让周边乘客倍感不适。 有网友吐槽,国内游客在地铁吃东西会被劝阻,为何外籍游客的违规行为没能当场制止?但事实上,上海地铁运营方次日就明确回应,车厢内严禁饮食,只是事发时巡查人员暂未赶到,并非放任不管,乘客也可通过热线或向工作人员求助反映此类问题。 再看庐山的处理结果,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力度:11月8日,数名印度游客在庐山五老峰溪谷违规洗澡,还使用香皂污染水源,景区当天就锁定涉事者身份并移交出入境部门。 最终这些游客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还被列入旅游黑名单,5年内不得申请中国签证——这也是国内首次因不文明行为对外籍游客实施签证禁令,处罚力度远超普通国内游客的批评教育或小额罚款。 从法治与公共治理角度,涉外不文明行为的处理需坚守规则平等原则,既不能因外籍身份搞特殊化,也不应被舆论裹挟过度处罚。上海地铁的即时回应、庐山的严厉处置,体现了依据事实和法规的差异化治理,这是公共管理的理性体现 公众对“包容还是纵容”的争议,折射出对公共规则执行透明度的期待。地铁巡查盲区、同类事件处置信息不透明,易引发对“双重标准”的误解,需进一步完善公共场景的监管机制,让规则执行更可感可查。 我觉得这事根本不是包容还是纵容的问题,核心就是规则得一视同仁!地铁里外籍游客吃东西没当场管,是巡查的问题,不是对老外放宽; 庐山那事罚得重,也是因为污染水源性质更严重。网传的护城河洗澡更是假的,别被带节奏,看事得看实际处理结果,规则面前谁都不能搞特殊! 各位读者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用户10xxx70
当不符合中国定制法律法规的行为举止,就地收缴护照并卡上黑章,拘留5一10天让其以后禁止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