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一抗日英雄牺牲不久,他的妻子就主动跟了一个日本军官,不仅如此,她还把1

趣史小研究 2025-11-26 17:21:43

抗战时期,一抗日英雄牺牲不久,他的妻子就主动跟了一个日本军官,不仅如此,她还把15岁的女儿也“贡献”给了日本人,然而,多年后被行刑前,她的一句话,令人作呕。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一响,整个华北都乱了套。王大柱,是个实诚的庄稼汉,一腔热血报国,撇下媳妇刘四娥和刚出襁褓的娃,还有那个已经懂事的15岁大女儿,一头扎进了抗日队伍。 刘四娥当时哭得那叫一个梨花带雨,谁看了都觉得这是个苦命又贤惠的军嫂。可谁能想到,这话音还没落地多久,人心就变了。 丈夫走了,家里顶梁柱塌了,还得拉扯孩子。但那个年代,谁家不苦?可刘四娥偏偏受不了这个苦。起初,她是听说丈夫牺牲的噩耗,确实崩溃了一阵子。孤儿寡母。但让她迈出那一步的,不仅仅是饥饿,而是藏在骨子里那股对“安逸”和“权力”的畸形渴望。 她是在一张招募“义务保长”的传单里嗅到了机会。本来是为了混口饭吃,结果一看那位汉奸保长对自己有点意思,刘四娥的心思就活络了。她发现,只要傍上这个靠山,别说吃饭,连以前敢欺负她的人都得点头哈腰。 她很快发现,保长也不过是日本人的狗,要攀就得攀主人。她瞄上了驻扎在村边的日军大尉。为了讨好这个日本人,她在宴席上主动敬酒,那股子媚态,连旁边的汉奸看了都皱眉。她如愿以偿了,成了大尉的“红人”,甚至还要了个“慰安所负责人”的头衔。 这一刻起,她就不再是受害者,而是成了最凶残的加害者。她手里握着那个要命的小册子,谁家姑娘长得俊,谁家媳妇刚过门,她门儿清。为了在大尉面前邀功,她带着鬼子进村抓人。 最令人发指的一幕发生了。大尉嫌“新人”不够,施加了压力。这时候,正常母亲会怎么做?拼死也要护住自己的孩子吧?可刘四娥呢,她那个才15岁的闺女,那天晚上偷偷跟着母亲,想看看娘在干啥。结果,这孩子亲耳听到自己的亲娘对日本人说:“孩子也要带来,我好安排。” 没过多久,这个15岁的女孩就被亲妈送进了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营房。 老天爷是有眼的。1945年,眼看日本人就要完蛋了,一个被弄哑了的俘虏被押到了刘四娥面前。那人虽然瘦得脱了相,但那双眼睛,死死盯着她。那是王大柱!他还活着,只是成了俘虏。看着眼前这个穿金戴银、满身鬼子味儿的女人,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心都碎成了渣。 日本投降后,清算的日子终于来了。刘四娥被愤怒的乡亲们绑上了刑场。那些被她害得家破人亡的妇女,一个个站出来指证她的罪行。 在行刑前,她没有悔过,没有对女儿的愧疚,也没有对丈夫的歉意。她梗着脖子,喊出了那句让人作呕的话:“我也只是为了活命,我有错吗?” 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很多汉奸都爱拿“生存”当挡箭牌。为了活命,你就能把同胞往火坑里推?为了活命,你就能把亲闺女送给鬼子糟蹋?这哪是为了活命,分明是为了那点苟且的富贵,连人皮都不要了。 同样是那个年代,同样是面对中日两国的生死对立,有个女人,她本来是日本人,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 她叫佐藤屋登,后来,中国人更愿意叫她蒋佐梅。她的丈夫,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蒋百里。 当年蒋百里在保定军校当校长,因为想改革却被北洋政府卡脖子,绝望之下开枪自杀。虽然命保住了,但心如死灰。这时候,身为护士的佐藤屋登一直守在他身边。她没有用什么大道理去说教,就是一句一句地劝,一点一点地喂粥换药。 这俩人,一个是中国的铁血军人,一个是日本的柔弱护士,在那个特殊的背景下,居然相爱了。为了嫁给蒋百里,佐藤屋登做了一个决定:彻底断绝与日本故土的联系,此生只做蒋家人。 婚后,蒋百里给她改名“佐梅”,意思是佐助梅花,这名字里透着中国文人的风骨。佐梅说到做到,她不教孩子说日语,家里不留任何日本习俗,穿旗袍、做中国菜,甚至带着孩子学四书五经。 抗战爆发后,佐梅是日本人,只要她想,完全可以借着日本人的势头保全自己。但她把家里的首饰变卖了,捐给抗日军队;她带着女儿去前线,给受伤的中国士兵包扎伤口。那时候,她嘴里说的是流利的中国话,手里做的是救中国人的事。 蒋百里去世后,她一个人拉扯大五个女儿。其中三女儿叫蒋英,后来嫁给了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钱学森。 刘四娥,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丈夫是抗日英雄,她却为了荣华富贵,把灵魂卖给了魔鬼,连亲生骨肉都不放过。 蒋佐梅,是个日本人,本可以置身事外,却为了爱情和正义,毅然站在了中国这一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这说明高尚和卑鄙,从来都不分国籍,只分人心。 当正义的枪声响起,结束刘四娥那罪恶一生的时候,没人会同情她。大家心里只有痛快,还有对那个无辜被毁掉的15岁少女的痛惜。 而蒋佐梅呢,她最后葬在了西湖边,跟丈夫长眠在一起。墓碑上刻着“佐梅归处,化作春风”。到现在,海宁老家的人提起来,还得竖大拇指叫一声“梅姐”。

0 阅读:185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