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年就从日本手里收复了台湾省,我们现在和台湾省要解决的是内务问题。 国际法不是一纸空文。1943年的《开罗宣言》写得清清楚楚,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这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庄严承诺。 两年后的《波茨坦公告》再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这些文件是构建战后世界格局的基石。 任何试图挑战这一点的言行,都是在挑战整个二战的胜利成果,是在与历史和正义为敌。 至于某些人津津乐道的联合国席位问题,1971年的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早已给出了最终答案。 决议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 这其中,当然包括了台湾。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容置喙。 那么,既然主权从未旁落,法理清晰如镜,为何台湾问题会延宕至今?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主权归属,而在于一场尚未终结的内战。这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内务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尽管海峡两岸因内战而陷入长期政治对立,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被分割。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内部矛盾,兄弟之间的事情,终究要在家庭内部解决。 然而,总有那么些外部势力,唯恐天下不乱,非要插上一脚,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历史的镜头拉到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悍然驶入台湾海峡。 正是这股外部力量的粗暴干涉,阻断了中国的统一进程,使得这个问题被刻意放大、固化,遗留至今。 时至今日,2025年的台海,依然能看到这只黑手的影子。 岛内一小撮“台独”分裂分子,更是将外部干涉视为救命稻草,上演着一出又一出“倚外谋独”的政治闹剧。 赖清德当局的言行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他抛出所谓“中华民国已跟台湾融为一体”的谬论,本质上就是偷换概念,妄图割裂台湾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联结。 这不过是“两国论”的又一次劣质包装。 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这是由历史和法理决定的铁律,不是任何政客的信口雌黄就能改变的。 这种自欺欺人的政治操弄,除了制造对立,毫无意义。 更有甚者,赖清德还叫嚣要将台湾的防务开支提升到GDP的3%甚至5%。 这是何其疯狂的举动!这是在拿台湾民众的血汗钱,去购买一堆无用的武器,企图将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绑上“台独”的战车。 这种以武谋独的幻梦,注定破灭。它换不来安全,只会将台湾推向兵凶战危的深渊。 这对广大台湾民众的身家性命与切身利益,构成了最直接、最现实的威胁。 然而,岛内的民意果真如此吗?数据不会撒谎。 最新的民调清晰显示,近六成的台湾民众认为应当与大陆加强交流、努力避战。更有高达88%的受访者主张,两岸必须维持沟通渠道。 民心向背,可见一斑。渴望和平、期盼交流、希望过好日子,这才是岛内沉默的大多数最真实的声音。 政客的叫嚣,终究无法淹没民众心底最朴素的愿望。 面对岛内分裂势力的挑衅与外部势力的干预,大陆方面展现了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 就在上个月,国务院台办宣布了便利台胞往来大陆的新政策,进一步扩大落地办证的口岸范围。 这种务实的举措,传递的信号十分明确:我们始终在为两岸同胞的交流融合创造条件,始终在为和平统一累积善意。 我们针对的是“台独”分裂行径与外部干涉,而非广大台湾同胞。 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厘清一个最核心的表述问题。 这绝非咬文嚼字,而是关乎对历史事实与法理本质的尊重。它直接定义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 正确的说法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 因为这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内部,如何结束政治对立、弥合历史创伤、实现治理一统的内务问题。 而“收复”或“回归”的说法,在语境上是错误的。 它无形中忽略了1945年台湾光复这一重大历史事实,仿佛台湾至今仍处于被外部占据的状态,这恰恰掉入了“台独”分裂势力的话语陷阱。 我们的法律,也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庄严载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