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美西方震惊的不是我们飞船多,而是我们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居然以无人状态启程,满载物资奔赴空间站。本次,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前往空间站,随行带了航天食品、航天药品、新鲜果蔬、空间站所需的备品备件……为太空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11月25日中午12点11分,神舟二十二号从酒泉发射中心一飞冲天,所有人都以为这又是一次常规任务,可不到四个小时后的15点50分,它就稳稳地对接在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创下了我国载人航天3.5小时超快速自主交会对接的新纪录。 这个速度一出来,美俄航天部门的老油条们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俄罗斯的进步号货运飞船光是自主飞行到对接就得花4天时间,就算是美国最引以为傲的商业货运飞船,最快也得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对接。 更关键的是,这还是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次搞应急发射,从准备到升空只用了16天,这种说走就走还能精准到位的本事,直接戳中了美西方的痛点。 没人操控还能飞得这么稳、对接这么快已经够惊人了,打开神舟二十二号的“货舱清单”,才真的让美西方明白什么叫“硬核保障”。里面装的可不是简单的压缩饼干和应急药品,而是把空间站里航天员需要的“柴米油盐”和“医疗备件”全备齐了。 航天食品里不仅有能直接复热的宫保鸡丁、烤鸡翅,还有用精准温控冰箱装着的新鲜生菜和番茄,要知道在太空里保存新鲜果蔬比在地面难十倍,微重力环境下稍微控制不好就会腐烂,可中国空间站的冰箱能在-18℃到25℃之间精准调控,硬是把地面的“新鲜”搬到了太空。 随行的航天药品也不是随便凑数,全是针对长期太空驻留可能出现的骨密度流失、肌肉萎缩的特效药,连空间站设备的备用零件都细分到了传感器和太阳能板配件,小到一个螺丝都没落下。 美西方越研究越心惊的是,神舟二十二号的无人模式可不是“没人就简化配置”,反而藏着比载人飞船更精细的技术门道。 为了让无人飞船精准找到空间站,中国的自主导航系统能实时规避太空碎片,对接时的误差控制在厘米级,这种精度比有人操控时还要苛刻,毕竟没人能在出现意外时手动调整。 而且无人模式下,飞船的货舱利用率直接拉满,不用预留航天员的生活空间,也不用装复杂的生命维持系统,同样的舱体体积能多装三成物资。 对比一下俄罗斯进步号2.6吨的载重,神舟二十二号虽然没公开具体数字,但从它能同时装下食品、药品、果蔬和大量备件来看,载重能力只会更强,更别说它还兼顾了后续作为航天员返回飞船的功能,一艘船顶别人两艘用。 真正让美西方坐立难安的,其实是神舟二十二号背后暴露的中国航天保障体系。 要知道现在国际空间站早就一身毛病,漏气、舱外服漏水、散热器泄漏这些问题频繁发生,最关键的是补给跟不上,美俄的货运飞船要么载重不够,要么发射间隔太长,去年还因为俄罗斯飞船延迟导致航天员差点断粮。 可中国空间站不仅能快速应急补给,还能把物资保障做到“新鲜又全面”,这说明中国已经形成了从发射、对接、补给到设备维护的完整闭环。 更打脸的是,之前美西方总说中国航天“只会模仿”,可神舟二十二号的超快速对接、精准温控、无人重载这些技术,全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比如那个能做烤鸡翅的热风烘烤机,重量才5.8公斤却能180℃精准控温,光模拟失重测试就做了几十次,这可不是靠模仿能搞出来的。 有熟悉航天领域的西方专家私下说,他们不怕中国多发射几艘飞船,怕的是中国把航天保障做成了“家常便饭”。神舟二十二号的无人模式意味着中国可以随时根据空间站需求应急补给,不用受航天员训练周期的限制,成本还比载人飞船低一半以上。 更关键的是,这种无人重载技术要是用到其他领域,潜力不可限量。现在美西方最纠结的是,以前他们靠着航天技术垄断掌握着太空话语权,可神舟二十二号一飞,等于告诉全世界中国已经有了不依赖别人的太空保障能力,以后国际上想搞太空合作,就不能再把中国排除在外了。 要是中国后续再把这种技术升级,搞出更大载重的无人飞船,那美西方在太空领域的优势可就真的保不住了,这种从技术到话语权的双重冲击,才是他们最震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