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条小鹏出海的微博,小鹏出海铺垫已经有好几年了。大致的目标是在要十年内实现海外

寒凝看汽车啦 2025-11-26 11:32:08

接上条小鹏出海的微博,小鹏出海铺垫已经有好几年了。大致的目标是在要十年内实现海外销量占比50%,而去年Q3财报会上显示的当时出海占比为15%。针对海外单个市场成功定义是否有标准?何小鹏给出了自己的粗算:这个城市卖出了100辆车,这个品牌算是露脸了;而卖出1000台后,品牌认知才算刚建立。参与过小鹏早期出海的国内传播,当时首批100辆G3出口航运以及加快与欧洲经销商合作推进落地,早期的打法是0-1阶段,所以无中生有“洒芝麻”的喜悦远大于如今46国家及地区“揉面团”的劲度。回到当下,海外主销车型是G6与G9,目前透露的信息是2026年年底会进一步丰富海外车型布局,我的理解就是明年同步出的一车双能的新车将会实现“无延时”的同步到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开拓需要2-3年的打桩期,可以理解为从规划布局、门店以及政策适配到真正开销的时间,所以海外爆发的节点,可以粗暴最早可推算至明年年底,刚好跟增程体系车型拉齐。另外,我们也留意到,有些产能也延伸至海外,例如欧洲豪华代工厂的合作、印尼也生产了X9,明面上是长脸的举动,而背后更多是当地税收与产能置换的平衡,解决当地劳动力永远比购车税强。而被提及会不会出A00级车型,或问对标欧洲smart、mini,对标国内萤火虫这类车型时,何小鹏的回答比较干脆,直接否决,但透露了mona后续更新车型会带来新的竞争力。增程体系下,目前只有一个电池规格,所以后续一车双能销售中,产能压力问题不大。

0 阅读:0
寒凝看汽车啦

寒凝看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