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普京大脑”的杜金警告中国,有一说一,话很难听,但却是大实话:中国若决定武

山河又月明 2025-11-26 10:20:59

被称为“普京大脑”的杜金警告中国,有一说一,话很难听,但却是大实话:中国若决定武统,切勿重蹈普京在乌克兰冲突中的“两大错误” 要理解杜金这番警告的分量,得先摸清他在俄罗斯的真实分量,这人可不是普通的书斋学者。他写的《第四政治理论》在俄罗斯政军高层几乎人手一本,里面的欧亚主义主张成了克里姆林宫决策圈绕不开的背景音,连俄罗斯外交部规划司司长都称他是“国家的哲学家”。 2014年克里米亚政策的制定他都插了手,2015年俄土危机时还靠自己的人脉帮普京化解过矛盾,说是“普京的大脑”真不算夸张。 更关键的是,他2018年访华后对中国态度彻底转变,从担心中国结盟西方变成中俄合作的坚定支持者,还直言中国有俄罗斯缺乏的“中庸智慧”,这样的人说的话,自然得往心里去。 杜金说的第一个错误,是普京错失了2014年的最佳时机。2014年乌克兰爆发颜色革命时,乌军正处于混乱状态,根本没能力组织有效抵抗,这时候俄军要是果断介入,完全能避免后来的大规模冲突。可当时普京签了《明斯克协议》,给了乌克兰整整8年喘息时间。 这8年里,乌克兰可不是闲着,一边拒绝履行协议里给顿巴斯自治权的条款,一边疯狂从北约进口武器、整训军队,硬生生把一支散兵游勇打造成了能战善战的部队。 等到2022年冲突爆发,乌克兰已经有了和俄军掰手腕的资本,这就像给对手留了充足时间磨好刀,再想动手自然要付更大代价。杜金自己都觉得,当年要是抓住机会,根本不会有后来数十万人伤亡的僵局。 第二个错误更致命,就是2022年开战前严重低估了对手,又高估了自己。不光普京和精英层,连杜金自己都以为俄军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胜利。 这种轻敌情绪在俄军里蔓延,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战前还豪言要亲率特种兵擒拿泽连斯基,结果三年过去,不仅没抓到人,自家首府格罗兹尼还多次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成了笑柄。 实战里的问题更实在,俄军一开始想搞“闪电战”,空降兵突袭安东诺夫机场想直取基辅,结果没能瘫痪乌军防空和指挥系统,机场跑道被炸毁,后续部队根本没法跟进,斩首行动彻底失败。 更尴尬的是在叙利亚战场大放异彩的合成营,到了乌克兰直接“水土不服”,这支部队本来就依赖后勤,大批投入作战后后勤直接过载,再被乌军盯着后勤车队打,装备坏了没人修、弹药没了没人补,只能眼睁睁看着完好的重武器被缴获,最后俄军干脆取消了合成营编制。 这场冲突里的数据和细节把轻敌的代价暴露得明明白白。俄军初期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全线进攻,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兵力分散,被乌军抓住空隙搞了次大反攻,一下收复了伊久姆-库皮扬斯克枢纽上千平方公里土地。 西方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专门打击俄军补给线,第聂伯河西岸的物资根本送不上去,前线士兵只能饿着肚子打仗。打了三年,战线总共就变动1%,却付出了数十万人伤亡的代价,这就是低估对手的惨痛教训。杜金自己也看得清楚,俄罗斯民族向来热血激动,缺的就是中国那种“中庸智慧”,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最容易犯战略错误。 他会特意警告中国,也和他对中国的深入了解有关。2018年他在复旦大学访学一个月,跑遍了上海的博物馆、北京的胡同,坐出租车时听见的哥听京剧都让他震撼,直言中国劳动者素质非同寻常。 他研究过中国的减贫政策和选贤任能制度,知道中国有一套稳定高效的行政系统,这和俄罗斯依赖普京一人支撑的局面完全不同。 正因为了解中国的实力,他的警告才更像是“过来人”的诚恳提醒——毕竟俄乌冲突里那些血淋淋的教训,都是用真金白银和人命堆出来的。 他心里清楚,中国要是真走到那一步,面对的外部环境只会更复杂,西方的情报支援、武器援助只会更密集,要是重蹈普京那两个覆辙,付出的代价恐怕会更大。 杜金的这些话,本质上是把俄乌冲突当成了一本“反面教材”。他那本《第四政治理论》里主张多极世界对抗西方霸权,而中国正是多极世界里的关键一极,所以他绝不希望中国在关键问题上栽跟头。毕竟对他推崇的欧亚主义联盟来说,中国的稳定和强大,直接关系到对抗西方霸权的底气。 那些从战场上拼出来的教训,那些被现实打垮的轻敌幻想,被他提炼成两句直白的警告,话虽然不好听,但每一个字都踩着俄乌冲突的血泪经验。

0 阅读:148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