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刻,俄罗斯也弃权了,安理会胜负已分,特朗普送中方一句话,就在联合国安理会举

之年爱八卦 2025-11-26 08:25:00

最后一刻,俄罗斯也弃权了,安理会胜负已分,特朗普送中方一句话,就在联合国安理会举手表决的前一秒,局势还是扑朔迷离,谁也没料到,俄罗斯也跟着中国一起,选择了弃权。 安理会大厅的计票屏定格在1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这个结果让蹲守的记者们屏住呼吸——中国和俄罗斯,两个手握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用沉默让美国主导的加沙决议顺利通关。 特朗普在投票结束后半小时内连发三条推文,将这次投票称为“历史性胜利”,并特意感谢中俄的弃权。但这句感谢背后藏着尖锐的博弈。他急需这场外交胜利向国内支持者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中俄的沉默恰好给了他展示“国际支持”的机会。 这份被包装成“20点计划”的决议,表面涂着人道主义糖衣。它承诺立即停火、要求哈马斯72小时内释放人质,并安排以色列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然而糖衣之下包裹着尖锐的地缘政治私货:决议未明确提及“两国方案”,却要设立由美国主导的“和平理事会”,将加沙控制权实质移交美国手中。 中俄的弃权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战略艺术。若直接否决,美国便可宣扬中俄“阻碍救生通道”;若赞成,则等于认可美国对加沙的变相托管。弃权成了破局关键——既放行人道救援,又拒绝为政治枷锁背书。中国代表傅聪直言草案存在“重大关切”,俄罗斯也批评美国“拿着承诺当借口”。 更值得玩味的是穆斯林国家的集体转向。印尼、沙特等地区力量罕见支持美国方案,连曾同情哈马斯的土耳其也投下赞成票。这反映出哈马斯在持续两年冲突后政治资本急剧流失,而地区国家已对无休止动荡感到疲惫。 然而决议通过只是序幕。哈马斯立即声明拒绝解除武装,以色列也对方案中“巴勒斯坦建国前景”表示反对。美国设想的国际部队进驻后,将直面哈马斯抵抗、以色列不配合的双重压力,和平愿景可能迅速褪色。 这场投票暴露出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的冷酷逻辑:大国用弃权保留未来博弈空间,地区国家为利益调整立场,而加沙平民的命运依然悬置于纸面承诺与残酷现实之间。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投票箱能产出的成品,它需要对抗各方放下武器也放下执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344

猜你喜欢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