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斯海默的最新演讲让日本破防了,最让日本没法接受的,是日本的大国梦完全崩溃,因为日本的经济科技和制造领域正快速失去地位,未来日本的唯一结果,就是变成中国产业链前端的原料和配件提供者。 讲真的,日本以前多风光啊,汽车、电子产品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走到哪儿都能看到贴着日本牌子的东西。 可现在再看,情况早就变了,就说汽车行业,以前街上跑的日本车一抓一大把,现在满大街都是中国的新能源车,日本车的身影越来越少。 再看那些曾经让日本引以为傲的科技领域,现在也江河日下,以前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在全球都很抢手,可现在很多关键原料都得从中国进口,比如生产芯片需要的镓和锗,还有高端制造业离不开的稀土,日本大多都依赖中国供应。 中国一旦收紧出口,日本的工厂就麻烦了,生产线停摆是常有的事,订单都没法按时交付,他们也想过找别的国家替代,比如去印度、澳大利亚买稀土,但要么是质量不行,满足不了高端制造的需求,要么是价格太贵,成本根本扛不住,最后只能乖乖回头找中国。 而且中国自己的半导体技术也在快速进步,以前可能还需要日本的一些材料,现在越来越多的技术都能自己搞定,日本在这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小。 造船业也是,以前日本的造船技术多牛啊,现在早就被中国超越,份额跌得厉害,已经排不上号了,这些曾经的优势产业一个个失守,日本的经济自然好不到哪儿去,经济增长乏力,出口也一直下滑,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都受到了影响。 其实日本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真不是偶然,他们太依赖美国了,跟着美国的步调走,看似有靠山,实则处处受限。 美国对日本也不是真心扶持,只是把它当成在亚洲的棋子,一旦有事,根本不会真正为日本着想,日本想搞自主的战略空间,可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根本施展不开,安全上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经济上又被美国牵制,这种依附关系让日本很难真正成为独立的大国。 而且日本自己也犯了不少错,在技术路线上选错了方向,比如在汽车领域,一门心思搞混合动力和氢燃料,错过了纯电动的发展浪潮,等想回头的时候,中国已经抢占了先机,想追都追不上。 反观中国,这些年一直在踏踏实实搞产业升级,产业链越来越完善,从原料到零部件再到成品,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且技术迭代速度快,不管是电动车、智能技术还是半导体,都在快速进步。 现在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很多商品都要靠中国市场,不少日本企业都把中国当成重要的合作对象,不是他们想这样,是市场规律使然,不跟中国合作,就很难生存下去。 日本那些还剩下点优势的领域,比如一些精密零部件、半导体材料,现在也慢慢变成了给中国产业链做配套,说白了就是中国需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以前那种技术输出的风光早就没了。 日本官方其实也清楚现状,以前还喊着要跟中国脱钩断链,现在也不敢这么说了,态度慢慢变软,承认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 那些保守派虽然嘴上不承认,心里也明白大国梦已经碎了,再怎么挣扎也改变不了产业竞争力下滑的现实。 日本民众也挺焦虑,以前总觉得自己国家是发达国家,高人一等,现在看着中国越来越强,自己的生活水平没怎么提高,甚至还有下降的风险,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说穿了,米尔斯海默的演讲只是点破了这个事实,就算他不说,日本的处境也摆在那儿,中国之所以能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这些年一直在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完善产业链,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日本如果还抱着以前的思维,不想着适应新的全球分工格局,还想靠以前的老本过日子,只会越来越被动。 大家觉得日本还有机会重新找回曾经的产业优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