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遭遇双杀!高市早苗又迎来噩耗。 11月22日,日本当地媒体在报道中称,不仅日

山河又月明 2025-11-23 14:19:10

日本遭遇双杀!高市早苗又迎来噩耗。 11月22日,日本当地媒体在报道中称,不仅日元汇率下跌、创下近10个月以来的新低、金融市场遭遇动荡,而且日本国债正在遭遇大规模的抛售。 日本这波金融市场的“双杀”来得一点不意外,说白了就是高市早苗上台后急着烧的第一把火,烧得太旺把自己的摊子给燎了。 11月刚过半,日本媒体就哀嚎不断,一边是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7比1,创下1月中旬以来近10个月的新低,手里的日元换美元越来越不顶用;另一边是国债被投资者用脚投票,大规模抛售潮把债券价格砸得稀里哗啦,收益率反倒飙到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高位,整个金融市场乱成一锅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高市早苗刚上台就急于推出的超21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后来更是传出要加码到25万亿日元,这种不管家底的撒钱行为,直接把外界对日本债务和通胀的担忧给推到了顶点。 先说说国债市场的惨状,这可是日本金融市场的压舱石,现在却成了重灾区。作为长期利率风向标的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短短几天就从1.765%冲到了1.8%以上,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从没见过的数字。 更夸张的是40年期国债,收益率直接蹦到3.695%的历史峰值,20年期的也摸到了2.815%,是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债券这东西就是这样,收益率越高说明价格跌得越狠,投资者宁愿亏本卖也不想拿着,这背后全是对高市早苗刺激计划的不信任。 要知道,日本政府本来就是个“负债大户”,2024年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236.7%,在主要发达国家里稳坐第一把交椅,平均下来每个日本人要背着1800万日元的债过日子。 现在高市早苗还要搞25万亿的补充预算,钱从哪儿来?只能靠发新的国债,这就意味着市场上的国债会越来越多,旧债自然就没人要了,抛售潮也就顺理成章。 更要命的是,日本国债市场早就成了“自己买自己玩”的闭环,日本央行手里已经攥着45%的政府债券,相当于整个市场近一半的国债都是央行兜底。 以前还有外国投资者帮忙接盘,可现在人家也不傻,2024年一年日本自己都抛了680亿美元的美债,更别说外国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态度了。 现在高市早苗还要扩大发债规模,央行总不能把所有国债都包圆了,那样只会让日元更不值钱,投资者只能用更高的收益率来弥补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日本瑞穗证券的首席策略师都直言,就算市场反应有点过度,但投资者很清楚,这么大规模的支出肯定要靠增发长期国债,风险摆在那儿谁也不敢接。 再看日元汇率的崩盘,其实和国债抛售是一根绳上的蚂蚱。1美元兑157日元的汇率,意味着日本人去美国旅游、买进口商品要多花不少钱,进口成本飙升直接推高国内物价。 2021年日本CPI才105.21,到2023年就涨到了111.36,物价涨得比工资快多了,高市早苗本想靠刺激计划缓解民生压力,结果反倒给通胀火上浇油。 更不巧的是,美联储那边降息预期降温,美元一直很坚挺,投资者自然愿意把日元换成美元去赚更高的收益,进一步加剧了日元贬值。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嘴上说关注汇率波动,可实际一点办法没有,毕竟根源就在自己的财政政策上,高市早苗和央行行长开会聊了半天,连汇率问题都没敢深入讨论,说白了就是没底气。 高市早苗这套操作,其实是犯了和英国前首相特拉斯一样的错。2022年特拉斯上台搞大规模减税刺激,直接引发英国股债汇三杀,最后自己黯然下台。 现在高市早苗的刺激计划,规模比当时的英国还夸张,而且日本经济基础比英国差得多,三季度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是六个季度以来第一次下滑,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哪经得住这么折腾。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她不光搞刺激计划,还取消了每年的“初级财政收支平衡”目标,这相当于告诉市场“我们不打算还债了”,同时还要调整公司治理准则弱化股东地位,加上之前涉台的谬论冲击了旅游、零售行业,一系列操作下来,投资者对日本市场的信心彻底凉了。 现在市场上“卖出日本”的声音越来越大,日经225指数在高市早苗就任不到一个月里,就把当选时的涨幅几乎全跌没了。 有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警告,一旦高市早苗的政策公信力彻底破产,投资者会加速抛售日本各类资产,到时候就不是双杀而是三杀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日本经济需要刺激,但不是这种不管后果的“大水漫灌”。本来债务就已经高到离谱,再盲目发债撒钱,就像给一个重病患者猛灌强心针,短期可能有点反应,长期只会加速崩溃。 高市早苗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可以理解,但选了最冒险的一条路,现在市场用脚投了票,后续能不能稳住局面,恐怕连她自己心里都没数。 毕竟信心这东西一旦没了,再想捡回来可就难了,这波双杀只是开始,要是不及时调整政策,后面的噩耗只会更多。

0 阅读:663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