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的时刻,或许到了!当大家还在盯着俄乌冲突、巴以战争的时候,东北亚正酝酿着一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11-21 17:52:32

/破局的时刻,或许到了!当大家还在盯着俄乌冲突、巴以战争的时候,东北亚正酝酿着一场足以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中俄朝三国很可能要在图们江口建立"东北亚联合防区"!这等于直接宣判了日本海"中立地位"的死刑。 要聊这盘大棋,得先摸清楚图们江这根"鱼刺"卡了中国多久。1860年《北京条约》一划,吉林就从沿海省份变成了"望海省",防川村人站在江边能闻见日本海的腥味,却只能看着15公里外的海岸线叹气。 1886年吴大澄硬气争回的通航权,后来被7米高的俄朝友谊桥拦腰截断,这桥设计得绝了,千吨货船过不来,连大点的渔船都得小心翼翼绕着走,说是友谊桥,更像道卡脖子的铁闸。 这道闸一拦,东北的经济账就没法算得漂亮。长春造的汽车零部件要运到日本,得绕道1000公里外的大连港,物流成本平白多30%不说,路上耽误的10天时间,足够生产线再拼出半辆整车。 珲春的大米商更委屈,明明直线到韩国釜山港最近,却只能先运到营口港转船,一斤米的运费硬生生比从釜山出发的韩国大米贵出两毛钱。 2023年有组数据很扎心,黑吉两省通过陆路运到欧洲的货物,成本比从天津港出海高了47%,这都是拜缺个出海口所赐。 但现在风向真变了,最实在的信号就是铁锹已经动起来了。2024年5月,吉林省交通厅公开了防川码头疏浚项目的成交结果,800米航道清淤6.3万立方米,400米江段回填1.2万立方米沙袋,46天就完工。 这不是小修小补,是为大船通航铺路的实招。更值得琢磨的是2025年5月,俄朝在图们江入海口搞了新桥奠基仪式,朝鲜总理和俄罗斯总理都去了现场,可被问起新桥高度时,俄方官员只说"两年内完工",半个字不提关键数据,毕竟老桥7米的坑,谁都不想再踩。 三方抱团的刚需比任何承诺都管用。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后,远东的能源和矿产急着找买家,图们江是最短的出海口;朝鲜缺粮食缺技术,得靠中俄撑着;中国更简单,东北振兴喊了这么多年,缺的就是一条直达日本海的经济动脉。 2024年普京访华时,中俄联合声明里特意写了"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出海开展建设性对话",转头金正恩就带着11人代表团访华,当面跟王毅保证"中朝友谊绝不动摇",这种默契不是巧合。 美日韩那边早就坐不住了,动作比谁都大。驻日美军岩国基地的F-35增加到72架,"堤丰"导弹往日本一放,东北边境和朝鲜半岛全在射程里。 日本更夸张,西南诸岛的弹药库从规划的130座变成了实际在建的156座,宫古岛的岸舰导弹对着海峡,摆明了要把日本海当成自家后院。2025年上半年,美日韩联合军演搞了8场,比去年同期多了3场,可越折腾越暴露心虚,他们怕的不是一艘船,是中俄朝连起的防线。 真等联合防区落地,最先活过来的是东北的产业。2023年吉林试行了内贸货物经海参崴中转,光这一项就让珲春的木材进口成本降了40%,以前从俄罗斯运原木到吉林,每吨运费1200元,现在走海参崴转图们江,降到720元,一年省出两套房钱。 更别说东北在俄远东的116亿美元投资,占当地外资的85%,一旦航道打通,这些投资就能变成实打实的货物回流,长春的汽车、大庆的石化产品、黑龙江的粮食,都能顺着图们江出海,去欧洲走北极航道比苏伊士运河近5000公里,这账怎么算都赚。 地缘上的改变更直接。以前美国打着"航行自由"在日本海晃悠,以后中俄朝的舰船常态化巡航,侦察机自由起降,"第一岛链"就真成了破洞的渔网。 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能通过这里输往朝鲜和中国,中国的粮食和农机可以运进朝鲜,三方形成的供应链,能把美西方的制裁稀释大半。 韩国情报机构爆出朝鲜派1.5万名士兵赴俄乌战场,这种特殊合作让俄朝关系更铁,反而给了三方合作的底气。 现在的图们江,不再是只藏着历史遗憾的水道。疏浚船的汽笛声、新桥的奠基铲,还有三方越走越近的脚步,都在说明160多年的憋屈快到头了。 吉林珲春的渔民不用再望海兴叹,东北的老工厂也能借着航线重新转起来。日本海的主导权不是美国的,也不是日本的,而是靠实力说话的。 这场围绕图们江口的布局,从来都不只是建个防区,而是东北亚地缘格局的重新洗牌,而破局的牌,已经握在中俄朝手里了。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