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难啊!!! 据美媒11月20消息,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续下降至38%,这是特

红楼背疏影 2025-11-21 15:14:01

特朗普难啊!!! 据美媒11月20消息,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续下降至38%,这是特朗普第二任上任后的最低点。 特朗普何尝不想让"美国再次伟大"而名垂千古?然而,事与愿违! 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其核心支持者群体支持率全面下滑:铁锈地带蓝领支持率从第一任任期的72%降至45%,农村选民从77%降至58%,即便是铁杆支持的保守派精英,支持率也从65%滑落至32%。关键在于,2024年助其胜选的5个农业州,当前民调中对手支持率已反超10个百分点以上。 蓝领群体的不满具有典型性,“制造业回流”政策未达预期。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汽车零部件厂可作为例证,2024年特朗普出席工厂剪彩时承诺“新增2000个岗位”,但截至2025年10月,实际招聘仅800人,且受关税政策影响导致钢材涨价,工厂还裁撤200人。 同时,特朗普政府为换取巴西锂矿资源合作,豁免巴西大豆进口关税,导致美国本土大豆价格再降15%。 2025年6月,特朗普为威慑伊朗,派航母战斗群进驻波斯湾,结果没逼退伊朗,反而让霍尔木兹海峡油轮通行费涨了40%,美国国内油价飙升至每加仑4.2美元。美联储数据显示,油价上涨直接导致通胀率反弹至5.8%,工薪阶层每月多花200美元油钱。 结合历史案例分析可明晰问题本质,同样面临第二任期支持率下滑,里根政府通过危机管控实现逆转,而特朗普政府却持续制造新矛盾。 1987年里根因“伊朗门事件”支持率跌至35%,随后迅速处理涉案核心人员,并推动减税法案落地,半年内支持率回升至52%。 反观特朗普政府,面对农业州民众抗议,未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反而以削减补贴相威胁,坚持强硬立场拒不妥协。 特朗普要求北约国家将军费提升至GDP的2%,自己却削减对欧洲的军事援助,导致波兰、罗马尼亚等前沿国家转向采购法国武器。 更糟的是,为拉拢巴西,他豁免巴西农产品关税,却让阿根廷等南美盟友的对美出口成本增加,美国农产品出口份额被中国趁机抢占12%。 医保政策的反复调整导致老年选民支持率大幅下滑。65岁以上群体支持率从51%降至39%,核心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此前承诺“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但2025年为平衡财政预算,削减老年人处方药补贴,直接导致常用降压药等药品价格上涨28%。 特朗普为建“美墨边境墙”,挪用了150亿美元国防预算,导致F-35战机采购量缩减20%,海军新型驱逐舰建造计划推迟两年。 再看“美国再次伟大”的核心目标——重振制造业,实际成果与宣传严重脱节。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制造业岗位仅增加18万个,不及特朗普承诺的五分之一。 更讽刺的是,新增岗位中60%是低薪的组装岗,高薪的技术岗反而减少了8万个,因为关税导致企业不敢投入研发。 推演后续走向,特朗普大概率会用“激进手段”救支持率,但可能适得其反。 最可能的操作是推出短期减税政策,不过这会让联邦赤字再增5000亿美元,加剧市场恐慌;对外可能在南海或中东搞“有限军事行动”转移视线,但2025年美军兵力部署已显紧张,贸然行动可能引发更大危机。 对美国政治格局而言,支持率跌破40%会让中期选举提前变天,共和党若丢了参众两院控制权,特朗普剩下的任期可能陷入“立法瘫痪”,甚至面临弹劾风险。 而对国际社会来说,特朗普为挽回支持率,可能会在贸易和军事上更激进,比如加大对中国的关税施压,或强化对盟友的“利益绑架”。 38%的支持率不仅是统计数据,更体现民众对“偏科执政”模式的否定。从克利夫兰工厂的闲置设备,到艾奥瓦农场的大豆滞销,再到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2400美元,这些实际影响比“美国再次伟大”的政策口号更能左右民众态度。 特朗普政府的执政困境并非目标不合理,而是将政策重心过度倾斜于少数利益集团,忽视了普通选民的基本生计需求。 历史经验已提供借鉴:里根政府能从35%的支持率低谷回升,核心在于解决存量问题而非制造新矛盾;美国多次度过危机的关键,在于执政者重视民意反馈而非强硬对抗。 当前特朗普政府面临的不仅是支持率下降,更是民众信任危机——关税政策已被法院裁定越权,汽车次级贷款违约率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水平,多重风险叠加导致民众对政策成效信心不足。 若持续坚持现有政策不调整,“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可能引发社会分裂风险。对选民而言,国家“伟大”的核心体现并非军事威慑或边境管控,而是民生保障水平的提升,包括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医疗成本可控等实际利益。这一基本执政逻辑,正是当前执政者需要重视的核心原则。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最新民调:特朗普支持率跌至本任期内最低,物价和爱泼斯坦案是重要原因 红星新闻 2025-11-19 14:56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