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1月19日正式宣布向美国出口“爱国者”防空导弹 这是日本2023年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后,首次向美国出口致命性武器 2023年12月,日本把用了10年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换成“安全保障装备转移原则”。之前禁止向“有武力扩张意图”的国家出口,现在只要“符合国际和平利益”就能卖。这次出口的“爱国者”是PAC-3型,日本三菱重工组装的——从1994年开始,日本就帮美国生产这玩意,现在年产能能造50枚 不少人没注意,日本这次出口藏着“小心思”。美国今年给乌克兰送了6套“爱国者”系统,配套导弹快耗光了。日本防卫省高官偷偷说,这次出口“能补美军的库存缺口”。等于日本间接帮美国“援乌”——美军库存满了,说不定再给乌克兰送。还有,日本军工企业早盼着这一天:去年三菱重工的防卫订单涨了15%,这次出口能赚至少100亿日元。但国内骂声不少,立宪民主党说“这会让日本卷进战争”,还有老百姓举牌骂“不要用我们的税钱做杀人武器” 为什么日本非要在这个时候卖“爱国者”? ① 抱美国的“大腿”:美国援乌耗太大,日本出口能巩固美日军事绑定,让美国更“罩着”自己 ② 试新规则的“水”:之前只卖过雷达、潜艇技术,这次是整枚致命导弹,等于给后面的出口开了个“坏头” ③ 配合印太战略:美国要在印太围堵,日本出口导弹能帮美军加强地区防御,自己也能刷“存在感” 这次出口,其实是日本打破战后框架的“关键一步”。战后日本一直说“专守防卫”,现在把武器卖给美国,等于间接参与俄乌战争。对普通日本人来说,这不是“国际利益”,是“引火烧身”——如果地区紧张升级,日本和中国的汽车贸易、和俄罗斯的能源进口都会受影响,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还有,日本和中俄都有领土争端,现在卖武器给美国,等于往火上浇油,中俄肯定会反制,比如多搞军事演习,日本只会更不安全 有网友说“日本与中方终有一战,已经做好准备了”。这条评论有点极端,但也反映出大家的担心——日本越往军事路上走,周边国家的警惕就越高 我觉得,日本这次的行为,完全忘了战后和平的教训。所谓“国际利益”,不过是政客和军工企业的借口。普通老百姓要的是安稳日子,不是“大国梦”里的硝烟。与其卖导弹赚快钱,不如把钱花在养老、教育上,这才是真的“为民众好” 你觉得日本放宽武器出口,会给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