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视界:岂能如此做新闻摘抄了其中一段,分享给热衷于做话题的媒体小编这一场闹剧,可谓“环环失守”,但媒体一环在其中的失位、失察、失真,尤其令人无语。堂堂社会公器,竟成谬误的放大器,无疑再次向全行业发出了强预警。“媒体记者未深入核实予以报道”,很多假新闻恰是肇始于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生产模式、新闻的呈现方式深度重构。很多原来毋庸置疑的“行业伦理”“业务规范”,悄然间发生松动,隐患一旦埋下,终归是要爆发,只是或早或晚。信源来者不拒,真相便无处安放。倘若严格按照新闻业务规范,新闻报道是需要多个信源、交叉比对的。而如今个别媒体,早已突破了这一“传统”,对“一方喊话”照登照录的有之,对“网传信息”照单全收的有之,对“站方喂料”趋之若鹜的有之。新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竞速赛”,比快、比手速;成了“胆小鬼游戏”,比谁胆子大、路子野。如此这般,总是急不可耐,哪有时间和定力去奔赴现场、去伪存真呢?动机以私废公,写作便谬以千里。媒体的公信力,立基于每一位记者的专业劳动。而一小部分新闻从业者,其心心念念,并不是弄清一件事、讲明一个理,完全是“流量打法”“营销号做派”,怎么新奇怪异怎么来,怎么撩人情绪怎么写。于是乎,删繁就简、断章取义成了家常便饭,就算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自污羽翼也是在所不惜。“心”不正,笔也就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