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宁愿把电力输向越南,让越南夜晚灯火辉煌,却对朝鲜几乎绝不供电?要想明白这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1-20 00:03:40

为何中国宁愿把电力输向越南,让越南夜晚灯火辉煌,却对朝鲜几乎绝不供电?要想明白这事,首先得看越南这边,完全是“双向奔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每到夜晚,越南北部的工业区和大城市灯火通明,卫星夜景照片里一片璀璨,而朝鲜半岛北部则黑乎乎的,只有首都平壤和港口城市有几处微光,和南边韩国形成强烈反差,这种视觉上的巨大差距,其实背后是中越、中朝两种完全不同的电力合作格局和经济逻辑。   越南的制造业过去十年发展非常快,电子、纺织、机械、家具等工厂密集分布在北方和南方,产业升级和外资流入,让越南对电力的需求激增,根据2024年数据,越南全社会用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年增长率接近10%,其中工业用电占比半数以上,高温季节用电高峰时,国内水电出力下滑,火电建设又跟不上,缺口巨大,越南政府和电力集团不得不积极寻求外部补充,2022年之后几次主动找中国商量增加进口电力。   中国南方电网一直有富余水电,特别是云南澜沧江流域,雨季发电能力很强,很多时候,过剩电力如果不外送就只能白白浪费,越南北部距离云南非常近,跨境输电线路只需几十公里,线路损耗低,改造难度也小,自2004年第一条跨境线路投运后,中越之间的电力合作不断扩容,到2024年已经有多个电力通道,年送电量达到数十亿千瓦时,双方签的是长期合同,越南按国际市场价格结算,付款及时,合同条款清楚,中国企业不仅卖电,还顺带输出变压器、线路设备和运维服务,利润稳定,风险小。   越南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电力的重要买家,关键是有真实的市场需求、可观的支付能力和高效的合作机制,越南电力集团代表国家签约,流程透明,合同执行力强,外资工厂多,外汇充裕,买得起电,政策上越南政府大力支持电力多元化进口,既保障工业生产,又能为今后新能源合作打下基础,对中国而言,这笔生意不仅带来利润,还能带动设备出口和技术服务,顺便稳住整个中越产业链的协同,越南把中国的原材料、机械和电力转化为出口成品,卖到欧美市场,双方都能分得产业链的好处。   朝鲜的情况完全不同,朝鲜经济体制高度集中,能源体系以自给为主,缺乏市场化采购和合同机制,朝鲜的发电结构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设备老化严重,电网落后,全国年发电量只有三百亿千瓦时左右,主要用于保障民生和部分工业,朝鲜政府没有对外大规模采购电力的计划,也没有哪个机构能像越南电力集团那样独立签合同,中国和朝鲜之间只有鸭绿江水电站的边境互助,电量规模极小,很多还是中国从朝鲜买电,而不是卖电,双方电网标准不同,想要大规模互联,必须投入巨额改造资金,朝鲜既无能力也无意愿承担。   更复杂的是,国际环境对朝鲜能源贸易有严格限制,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对朝鲜实施制裁,能源领域尤为敏感,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须遵守国际规则,无法像对越南那样进行常态化大宗电力贸易,即便技术上能对接,受限于国际审批和外汇结算,合作也难以推进,朝鲜本身经济体量有限,用电需求低,缺乏外汇收入,合同执行风险极高,历史上中国对朝鲜有过援助,但更多是生活物资或临时发电设备,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市场贸易模式。   电力出口对中国来说,从来不是单纯的援助行为,越南买电是因为急需,能付钱,有回报,风险可控,朝鲜则没有需求爆发、没有支付能力、没有市场化机制,出口电力不仅得不到收益,反而容易卷入复杂的国际事务,中国对朝鲜的能源支持,更偏向于维护边境稳定,而不是追求商业利润,鸭绿江沿线的电力多用于边境民生,规模小,不影响整体电力格局。   中国对外电力输出的思路正在转型,越南这样的市场,愿意开放合作,能够承受长期合同,风险低回报高,自然会成为优先合作对象,朝鲜则因为体制封闭、资金短缺和国际制裁,难以融入区域能源网络,中国南方电网卖给越南的电,带动的不只是线路和设备,还有一整套产业链和技术服务,越南经济越繁荣,对中国的产业链协同和区域影响力就越大。   电力贸易只是中越经济合作中的一个缩影,中国的机械、设备、原材料大量流入越南,越南的出口加工产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两国之间的产业联系紧密,贸易额逐年上升,电力互通不仅是能源合作,更是整个区域资源优化和利益共赢的体现,朝鲜则主要依靠中国的生活物资和基础能源援助,经济合作层次远远落后于越南,也就决定了电力贸易难以形成。    

0 阅读:276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