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吨“沉睡氢弹”被击中,北约火速大撤退,乌:都怪俄干的好事!   11月1

菲菲的信笺 2025-11-19 16:15:57

4000吨“沉睡氢弹”被击中,北约火速大撤退,乌:都怪俄干的好事!   11月17日,乌克兰伊兹梅尔港一艘装载4000吨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被无人机击中起火,罗马尼亚边境村庄连夜紧急疏散,北约部队更是罕见地火速后撤,这一切的紧张感都源于LNG那堪比“沉睡氢弹”的恐怖威力。   别觉得这是夸张说法,一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爆炸威力相当于1.9吨TNT,4000吨换算下来就是7600吨TNT当量。虽说比不上真正氢弹动辄百万吨级的破坏力,但已经是广岛原子弹1.5万吨当量的一半还多,这么个“大家伙”在边境线上爆炸,换谁都得捏把冷汗。   乌克兰则一口咬定是俄罗斯干的,毕竟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双方在能源设施上的攻防战早就不是新鲜事。俄罗斯之前就多次用导弹和无人机打击乌克兰的电力设施,去年冬天基辅街头的黑暗就是明证;乌克兰也没闲着,之前袭击克里米亚大桥时也用过类似的无人装备。   而这次遇袭的伊兹梅尔港,是乌克兰为数不多还能正常运转的黑海港口,对乌方的能源进出口和物资运输至关重要,选择这个节点袭击,确实符合俄军近年来“打要害、断补给”的作战思路。   北约的反应倒是挺耐人寻味,一边火速加强东翼防御部署,一边却没敢直接亮明强硬态度。   这让人想起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时的做派,当年他们连电视台、桥梁这种民用设施都敢炸,如今面对可能的俄军行动却显得格外谨慎,说到底还是利益盘算。   欧洲现在对LNG的依赖度比三年前更高,一旦黑海航运线路因为这类袭击彻底中断,西欧国家的天然气价格恐怕又要坐上火箭。罗马尼亚边境疏散的村民只是冰山一角,真要是能源供应出了大问题,欧盟内部的矛盾只会更尖锐。   有意思的是无人机这种“低成本杀器”的应用,现在双方都把无人机当成了破局的关键。   俄军常用的“天竺葵 - 2”无人机虽然单价不到两万美元,但航程能覆盖整个黑海沿岸,载荷也足够携带炸药击中移动的船只。这次袭击要是真用的这种型号,说明俄军的无人作战体系已经能精准打击海上目标,这对北约苦心经营的黑海防御网可是个不小的冲击。   这事儿是俄乌冲突升级的又一个信号,能源设施成了新的战场。乌克兰指责俄罗斯是想通过破坏运输线削弱乌方的经济和外援通道,俄罗斯那边虽然没承认,但也没否认正在扩大打击范围。   欧洲国家则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既想给乌克兰撑腰,又怕引火烧到自己的能源安全,这种矛盾的心态从他们火速撤退又悄悄增兵的举动里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接下来就看俄罗斯会不会继续拿能源设施开刀,要是黑海的LNG运输真出了大问题,整个欧洲的冬天恐怕都要不好过了。

0 阅读:4

猜你喜欢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