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发动的,德国失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的,结果失败了。现在战败国德国又想与俄罗斯开战,难道德国又想做战败国吗? 德国人不缺吃不缺穿,为什么又想打仗呢?为什么德国又想把德国人送到战场上去丢命呢? 近期,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抛出了“2028年对俄开战”的论调,这番话被《法兰克福汇报》捅出来后,不仅俄罗斯方面冷嘲热讽,连不少德国人都觉得费解。 德国防长言之凿凿说俄罗斯会攻击北约东翼,甚至引用军事历史学家的话称“可能刚经历了最后一个和平的夏天”,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过是为扩军找借口。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就推出了8000亿欧元的“欧洲重新武装计划”,北约更是逼着成员国把军费提到GDP的5%,德国作为欧盟经济龙头自然得带头表忠心,这也和其2025年依托国防投资刺激经济的政策方向相契合。 说起来也有意思,德国在2025年将国防投资作为财政刺激重要举措,在原有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基础上追加拨款,加上常规国防预算,军费占比已提升至GDP的2.3%左右,约1060亿欧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三大军费开支国。 这笔钱花得倒是“有的放矢”,空军追加采购预算至450亿欧元用于F-35隐形战斗机列装和CH-47F直升机升级,海军获得220亿欧元打造新型潜艇护卫舰,地面部队拿到180亿欧元推进豹2坦克现代化改造,网络安全领域也拨出210亿欧元强化防御体系。 之前德国军队可是出了名的“装备破烂”,60%的军用直升机没法飞,步枪和防护背心都凑不齐,现在借着经济刺激的由头大幅扩军,难怪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戳痛处,说这是“彻底暴露谁才是真正的侵略者”。 讽刺的是,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还放话要在俄边境集结80万大军,180天内完成后勤部署,这阵仗看着比二战时的闪电战准备还充分,只不过当年是主动侵略,现在换了个“防御”的名头。 当然光靠渲染威胁还不够,还得有实际利益驱动才能让鲍里斯说大话。 2025年俄罗斯原油出口价格稳定在每桶65美元左右,能源市场韧性超出西方预期,可德国真正在意的仍是能源安全和市场份额。 之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时被卡过脖子,现在借着对抗俄罗斯的由头,既能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转型以摆脱外部依赖,又能巩固在东欧的经济影响力,毕竟德国的汽车和化工产业还指着这些市场吃饭。 再说了,军工复合体的生意经可比啤酒香肠还香,2025年国防预算的大幅增加让美国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军火商笑得合不拢嘴,德国本土的莱茵金属公司也因订单激增股价持续走高。 至于所谓的“俄罗斯威胁”,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早就说透了,“我们不想冲突,但被逼到墙角肯定会自卫”,这话柔中带刚,可德国似乎听不进去,反而跟着美国在北约框架里不断拱火,将国防投资与地缘政治博弈深度绑定。 更耐人寻味的是历史的回响,俄外长拉夫罗夫直接警告德国出现“纳粹化迹象”,还类比希特勒时代“控制欧洲,击败俄罗斯”的目标,这话虽然刺耳,却戳中了德国想借军事扩张重拾欧洲主导权的心思。 现在欧盟内部矛盾重重,法国忙着搞自主防务,东欧国家想依赖美国,德国正好借着对抗俄罗斯的机会,当起北约“后勤总枢纽”,既讨好美国又能压服欧盟小国,这种一石二鸟的算计打得确实精。 只不过他们好像忘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就是军事冒险没有好下场,现在德国老百姓反战情绪还挺高,真要把80万大军派到边境,怕是国内先乱了套。

